『播客介紹』

欢迎来到“空无一物”,这由三个无业游民发起的一档以赚钱、生活、成长三点为主轴,融入历史、战争、西方文化、投资等视角,结合当下去探讨我们该如何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活(生存)”

🎵 1.点击图片,扫码收听

🎵 2.播客平台搜索 『空无一物』 进行订阅。

(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荔枝fm、网易云音乐)

Vol.25

话题发起:白一喵



知识付费工作者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用户已经表现出兴趣,在付费的那一刹那却有所停滞,或者说没有下文了。


我对这个现象感到好奇,在现场尝试观察,会发现大家的卡点之一是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可。


甚至极端一点的会觉得 “我只是跟你喝个茶、聊聊天而已,凭什么你收费那么贵?”、“客观上来说,你聊的跟书上的信息就是一样的,我为什么要花这个钱?”


图片


定价越高,购买的难度也逐渐升高。背后的原因,其实我的内心有明确的答案,但因为好奇,想听听看你们的答案。


 范米索:

我的脑子里有两个视角的答案


A.   受众角度  

我很喜欢读书,但是我把书视为一个被动型的导师,作者是我见不到或者是接触不到的,我只能通过读他的文字,进行相对比较单向的交流。可能对于书上他写的东西,你看着看着会有疑问,但书里没办法给你解答。


如果能跟作者当下面对面的去谈,也许效果会很好。因为他能给我补充更多书以外的,未曾交付到我的一些内容和价值。接收我的理解之后给我反馈,就相当于是双向的交流了。


但这种机会并不容易,作者已经出书了,为什么他愿意跟你单独交流呢?你对他而言,只是一个陌生人。


所以一本书他只卖五十多块的时候,我觉得很正常。简单来说,一本书意味着千千万万个人都能看到,你不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权,也没有对话的机会,你只是买了一本书,仅此而已。


但是课程、作者本人的解读、甚至是训练营、集中的培训却要卖到五百甚至是五千,是因为他以自己的个体的形象来跟你对话。如果是培训的话,就意味着你有机会点对点地去接触他。


包括说我读到某个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研究教授写的那些书时,我内心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果我能够线下去上他的课该多好,但是进入哥大成为他的学生成本太高了。


假如教授能够开个集中培训,或者开一个课,我会报名。因为我觉得他会在课程和训练当中讲得更深刻,甚至是获得直接向他点对点交流的机会。这就是我在受众的角度上去想这个问题。


B.生产者的角度  

我把自己代入作者的身份,我也有很多免费的内容,公众号、微博、播客等等平台,我发布的信息都是公开免费的,大家完全可以免费获取信息。


但是一旦卖课或做培训绝对要把价格设高。我一直有个理论,经济舱和头等舱的差别对待理论


如果是我开线下的训练营,我觉得我需要对每个人负责,意味着我会很尽心尽力去服务好每个花钱购买我的人,意味着我要去点对点地去解答他们的问题。


如果只是看我的书,其实我没有义务给他解答,毕竟我的内容已经是用大量时间制作而成,但每个读者却可以用低价购买我的书,性价比很高。


但是如果他想面对面跟我沟通,比如购买我的咨询服务,点对点地跟我进行链接,相当于我的这份时间是单独地定向针对他的。


从时间的公平角度来讲的话,这份时间应该显示更高的价值,否则就是对你自己专业度的不负责,甚至是你对用户的不负责。这也是我提倡的,做业务的时候你要认真地明码标价。


“答疑解惑” 在我看来,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如果你想要免费的形式坐上头等舱,也不是不可能,除非你真的有一些特权,或者你有很高的价值、身份,但是大多数人他只能用金钱去获取进到头等舱的权利。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点对点的交流,我觉得很珍贵。一个人的困难或难题,绝对需要特殊问题特殊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咨询服务的贵,是因为要对你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甚至对你整个人进行具体的分析。我的很多咨询服务都是要了解一个人很多的背景之后,我才能够给出具体的方案,意味着我在很认真地去帮他解答问题。这些是看文章无法获得的定向服务。


我没有写过书、也没有讲过课,但我有帮客户做过线下培训,也是很贵,几千块钱一次,但我能让他们去创造出远比几千块钱更高的价值,这份时间的费用我是需要去获得的。


小白提的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有意义的,甚至能够解答知识付费的一些现状。

图片


 海程:

米索的逻辑已经讲得很好了,我讲一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投资时,你把巴菲特看过的书都看一遍,你也不一定能够成为巴菲特。你和毛泽东共享书单,也不一定能够打赢他打过的战。书只是一部分,真正知识的的习得,需要非常高强度的反复实践。


我大三第一次看完《金字塔原理》,但当我上班了之后重新看这本书,理解和感受都截然不同,如果我没有实践过,是完全不能体会的。


换言之,如果现在有人跟我聊,我可以直接告诉他这书里xxx框架没问题,哪里可能有问题,能够给他非常点对点的支撑,也就是贴合他的实际。


所有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且锁定目标。这个时候书往往是一个桥梁,但不同的书长度不同。


绝大部分时候,不是书不好用,而是用的人很难判断自己的现实处境,也很难去判断目标对不对。所以看很多书,其实效果不一定好。专家就像趟过这条河的人,他不仅可以帮你判断,甚至可以给你造比书更好的桥。


这就是从实操的层面举例。


图片


 白一喵:

一个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培训课《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哪怕是精装版也不过是售价四五十元,线下培训成本:


培训师:8万/1-2天

材料费用:2-3千/人

隐性成本:上课的资格

管理培训生、工龄>1年且有带团队职责的人。


知识类的产品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果,提升你的能力、工作成果更好、感觉到更加幸福,让你能够花的精力更少,痛苦更少,这肯定是产品设计初衷。


但是学习这个事儿其实是双向参与的事情,不是培训师、教练或者书本足够好就能解决问题了,学习者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学习者要学这个东西,有没有正确的态度?有没有到适合的阶段来学这个课?


该学的阶段

打个比方,一个在校的学生,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对生意这个事情没有任何的手感,只是通过书本知道一些大概的商业规律。如果我现在直接给你上一个MBA的课,而且是请最好的CEO来跟你讲这个课。其实你能够吸收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你还未到该学的阶段。


现在很多东西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获得,乍看之下好像变得公平了,但代价是学习者需要更高的能力预判课程是否适合自己。太早学习不适合你的内容,其实是浪费钱和时间。讲师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对他来讲很没有成就感。


用价格设置门槛

这种情况下,用价格设置门槛是最为简单的方式。比较难的课程,设计相对高的价格,能够检验学习者是否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否到了该学习的阶段。如果你连学费都交不起,有可能说明你学这个东西可能还太早了。


但市面上有的课程价格太低了,会造成2种恶果

1.  吸引到不合适的人

2.  毁坏了经典在市场上的名声


比较典型的就是以德鲁克为代表的各种领导力的课,包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明显不适合没有工作体感的人,有些人花了99元上课就误以为自己掌握了,但没有人给他进行引导,或者是他学完之后尝试应用,但因为方法不当反而得到了一些负面反馈,得出了这东西没用或者是骗人的这样的结论。


给予正确的反馈值得这么“贵”



 范米索:

看课程的收听率,第一节课收听的人永远都是最多的,越往后人越少。因为人是有惰性的,而且如果你没有不错的自我洞察或目的性,不管是看书还是看课程,你都很可能会半途而废。因为没有人给你施加压力,外部不会对你有任何干预,所有的决策其实是你自己在做,没有人监督你。


但训练营、一对一的教练服务不一样,他们有外部的监督作用,你必须强行和另一个主体进行直接的沟通,你没办法“哎,算了,今天就不xxx了吧”。


学习是反人性的,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学,这很考验你的自学能力。单打独斗的状态下,没有人进行引导,你很容易半途放弃,或者理解出错,知识摄入产生偏差。


训练营、咨询、教练服务理所应当昂贵,因为不仅是给你一个外部的反馈,督促你等等,同时可以去纠正你的一些可能存在的错误理解,这个是至关重要的。人很难自己意识到。


当你在接触新领域,自己都很迷茫的时候,选择看书,可能书里某句话能够点拨你,但是未必能够帮你解决问题。


【案例】

我有一个客户,他很好学,自学能力很强,找了很多资料很多书去看,但他越看越焦虑,依然无法解决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干脆来找我做咨询。


我看完他的咨询信息之后,就知道他问题出在哪里了。因为这只是咨询,没有手把手带他,而是给他一些思路和方法。但就算是这样子,他都觉得通透了很多,甚至是知道下一步应该去做什么。


他之前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可能被一些人的句子误导了,导致自己在死胡同里打转了很久。就是因为没有人给他一个正确的反馈,没有人了解他当下的处境。这样的状态下,他没有办法很好地开展下一步。


你找到怎么样的信息源,跟你对接的那个人是不是合适你的人都很重要。如果你太早接触一些东西,未必能把你引入你想要走的那条路,很可能让你走歪。


比如初中生读《尼采》不合适,没必要,甚至可能陷入一种虚无的痛苦。因为初中生的世界很有限。只有当你体验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再去接触那样的一个信息源,你的感知会更深。


很多学生对于知识或他人时间的付费意识会比较薄弱,没有真正地践行过,会觉得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看书等等方式自学完成,学习材料都唾手可得。但只有当他们踏入社会才发现,很多事情和他们在书本上看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才会想找训练营,或者找人去帮他们解决迷茫和困惑。


图片



 海程:

我之前学冥想的时候,认识一个华谊的人,他说学历史和哲学的时候,会付费找北大的老师给他讲一下午。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民科可能从一开始就歪了。


学生思维就是“if,then”的逻辑,有很强的因果论,但忽视了两件事情:不确定性、人的互动。 


世界是非逻辑的,你再努力也不一定有结果。学生的过往,所有的对手都是题目,但走出社会,对手是人。解题的时候,确实可能你努努力就能解出来,和人接触就不一定了。


社会存在的点是“交换”,学生容易没有交换的思维,只想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可能不花钱是常态,if我有需求,then辅导员、心理老师自然就会免费替我解决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要拿东西去换。



 白一喵:

不仅是学生的问题,大家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容易看得过于抽象。而抽象的东西进入到脑子里需要被理解,这个层面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因为人的意识、人的理性都是有限的,人的脑回路也不一样,有些知识进入到脑子里可能会扭曲。有的人能够意识到知识被扭曲,会找实例进行佐证,甚至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校正。


刚好再次给大家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每个人的学习风格是不一样的。


虽然今天讲了培训或教练这种一对一有人摄入的学习方式,好像很好的样子,但未必适合所有人。有的人确实能够通过读书就能获得东西,把事情做得很好,但这只是非常少的一类人。


《成人学习者》的作者诺尔斯,提出了:成人学习者一定是自我导向的,他一定需要去关联他的经验,他需要强调实践(解决具体的实际的问题),而且还要去唤醒他内在的动机。


我可以分享帮企业做MBTI培训的几个环节,大家理解了之后,可以往自己身上迁移。看一看你自己学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去思考的。


自学就等同你是你自己的培训师,自己教自己。比如MBTI这个事情,你去看经典的题本、教本,理论上你是可以自己琢磨完的,但事实上不太可能。


图片


1. 了解学习的动机

我和服务的企业主有深刻的信任关系,也了解了相当长的时间,我知道他们现在在做的业务是什么,内部目前哪些东西是比较痛苦的,卡在哪些地方。因为这些问题让他们感到足够的苦恼,那才能唤醒他们的内在的动机。学这个东西是因为能够帮到他们。


2. 聚焦要解决的问题

MBTI不论是作为知识还是框架,可以运用的地方很多。没有几个人愿意像做学问一样深入理解背后的理论可以用在哪些地方?不能用到哪些地方?它的缺陷可能在哪边?有相关联的这些知识和理论分别是什么?


本质上大家都还是想解决现在眼下的问题,还有未来可以预见到的一些问题。所以你要先明确优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是沟通的问题吗?是团队冲突的问题吗?是新老人员之间的文化无法融合的问题吗?还是说你们个人的,比如说亲密关系中的一些问题?


3. 强调实践

培训过程大多会强调实践。如果书里没有明确告诉你可以怎么去操作,那你也要自己去想办法,在生活中、工作中找到可以实践操作的部分。不学以致用,你看过的书都会被遗忘。你会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深化你对书上内容的理解。


4. 与个人经验挂钩

西方的作者写书时,多数都会在理论后面加上案例讲解。如果案例离你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太远,你要自己寻找案例。不管是人生的经验还是工作经验,必须要有捆绑。如果理论和实践之间没有有效的捆绑,知识点是没办法进到你脑子里面的。


5. 自我导向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任何负责任的培训师/教练/交付知识的人,不管是在课程的开始、中间、结束,都会强调这一点,这个东西是你要学,你是那个最终要承担责任的人。


如果有不懂要及时提问,而不是指望老师从你脸上发现你没理解。包括培训过程的互动你要认真参与,课后作业要认真完成,否则只是老师教了你却没有学到位,那也是没有好结果的。


你想想过去的阅读经典著作的过程,有没有过上述的五点的思考和落地实践?如果没有的话,大概率你这本书就读废了。你花时间阅读,却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


图片


 范米索:

《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我身边朋友们给我的反馈是,这本书让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在他们没有真正地接触过四象限之前,不知道财富的主动收益、被动收益,他们对于财富的理解是很原始理解——“打工赚钱”。


有些企业主朋友甚至把“现金流游戏”做成集训,培训他底下的员工。

 

我大学读这本书的时候,对我的冲击也是蛮大的。但我当时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本书原来还有游戏。我只知道书里的概念的存在,但我并不知道怎么操作。直到后来工作了,有朋友组局“现金流游戏”……(播客 49:48-55:28 米索分享:这个模拟真实人生的游戏,如何改变财富理念)


“即使我看过书,知道逻辑,我知道要出圈,但我就是跑不出来”


还好游戏结束的复盘有“培训师”提醒我某些机会可以怎么运用,比如和人合作占股,还会指导让我知道当时哪些策略是有问题的。通过一场游戏,让我知道现实世界也是可以有类似操作的。

 

你以为你看了书,就能做到你以为的状态,但实际上你做不到。假如没有人提醒和引导,我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从书本衍生的一些操作。

 

“有人指导”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将你看书本没有消化好的部分,用很真实或很明确的状态去指点你,告诉你这句话折射到现实世界、你的生活,是这么理解、运用、实践的。

 

 海程:

从书本到现实,就是从虚入实,这个其实很难。从实入虚,就是很多事情抽象成一个概念,它得足够的简练简练的代价是,它可能适配的场景不一定那么精细,因为它要保持广泛性,适配精度难免有牺牲。

 

学文科的人很容易产生公知,但是赚钱以后,好像这种“病”都会好。因为自然科学里确实你掌握更多的概念、规律就会更nb。爱因斯坦也是掌握了那么几个特别nb的方程式。但这个世界不是纯粹由公式构成的,它是由具体场景构成的。

 

学生经常会有那种指点江山的感觉,以为自己只要会这几个东西,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我有段时间做咨询还是跟人去聊个人成长,但我没办法从建议上说服别人,你会发现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而且是自洽的,除非他攻破自己的价值观,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不合理,否则人是没有办法拆毁一个自洽的价值观的。

 

如果纯粹聊理想,你会发现在那个框架里面根本聊不清楚解法是什么,理念层面的虚对虚是完全搞不定的,要解决问题就只能去把这个虚的东西弄成非常实的东西,那就是算账了。基本上所有人来算一遍账,大家都老实了。

 

这个类似的状态,就是一个现金流游戏。很多的策略,很多东西,一旦落到游戏或数据的层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是支持不住的。

 

图片



 白一喵:

我特别喜欢海程虚实的总结。虚实之间很经常会有几个跳转。你学东西的过程中,每个跳转都会遇到一些卡点,这些卡点往往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来介入,这个角色不一定是培训师,他可能是教练,可能是你的上级,可能只是一个身在远方的有经验的好心人。


1. 由虚到实

知道概念之后如何运用到现实。


过程中人的介入,无非就是看你的这个执行是不是有偏差,后如果你执行效果不好,给你反馈然后去调整。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不过这后面的几个跳转会更难。


2. 由实到虚

常见场景是一些真正值得培训的课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复杂。


大到领导力,小到写作。当你在现实中遇到一个卡点的时候,为了帮助你去解决这个问题,你必然要去做抽象,但你一旦学了这个东西,就会发现往上抽象的方向很多,不知道应该要往哪个方向去抽象。


举个例子,我和米索经常被问到:

你们两个写东西都特别好,能不能给我指点一下?我觉得我文章里面全是问题,表达不好,不知道为什么发出去涨粉慢等等…… 


他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或者说他的问题太多了,以至于没有办法解决。那也许在我们看来,真正关键的问题可能只在一个点上。常见的卡点是内容本身的表达目的和表达对象他还没有想清楚。


至于逻辑结构、具体的表达、措辞、素材不够多,这些问题都是靠边站的。主要问题你都没有解决好,后面的一系列问题你也解决不好;你即便解决了,你还是没有达到你最终的目的。


由实到虚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给你指点,你自己对着一本书去琢磨,去看对应的到底是哪个点出了问题,还是挺困难的。


3. 由实到实

这就涉及到知识的迁移了。


如果你学一套东西就能解决很多问题,确实没有必要去学那么多东西,读那么多书,因为像我们这种天生热爱学习、热爱学习理论的神经病还是少数,那大部分人还是他只是关心学这个东西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


比如说你动用了金字塔原理写完A类的文章,那能否运用到B类的文章?你动用了MBTI的认知框架去理解了个人的问题,能不能去理解你和别人之间的问题?从实到实的跳转,也蛮难的。


个别人比较聪明或领悟力比较高,迁移能力可能会相对来说好一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


4. 由虚到虚

最难的是从虚到虚。常见于想要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人。


你必须要做到对这个东西要做到彻彻底底的理解。动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讲,就是你所学到的每一条概念、每个理论,你都必须能够做到用第一性原理去解释。(海程:跟我聊虚的朋友,往往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掌握清楚,这一点很恐怖)


就跟马斯洛需求很像,你连底层的概念都还没有理解透,就想直接进入到智慧的层面,做到所有的知识都都底层贯通、学科贯通、中西方贯通,我认为这是一个妄念。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前面几个阶段的话,这个“贯通”只是“你觉得贯通”。


检验方法


遇到这样的人,我的检验方法也很简单,第一,你抛几个刁钻古怪的问题,看他能不能逻辑自洽地回答。另外一种检验就是,你学了这么多,声称理解那么透,那你过得好不好呢?


你自身过得非常的苦逼,而且是我能感知到你有很多愤怒,你自己过得并不愉快。不管是你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说你自己定义的快乐,如果你并没有过得很好,那我也认为其实你并没有掌握到这个东西的精髓,你只是强行把一些虚空的概念塞到你脑子里,强行让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多关系。


(海程:今天录制的感觉很奇妙)

(小白:为了不干扰录制,我们还轮流闭麦)


 范米索:

我刚刚和你们聊天过程中,突然想明白了一个方案。发了即刻动态,发现不少人有共鸣,都会有“聊着聊着就聊出解决方案了”的体验。


这是我们第一次三个人异地连线,竟然还真的会有这样的一个很奇妙的状态,这个氛围就好比有几个主讲人在那边思维碰撞,然后底下可能有一些听众围观的那种感觉,聊天的时候是完全沉浸的。


线上确实打破了很多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你会发现马斯克在房间里聊天,你可能还能听到萧敬腾,一些明星在房间里聊天。你们同时处在那个房间的机会,其实是很难得的。就是说如果没有这款产品形态的话,你可能就听不到他们真实聊天脑子里想的那些东西是什么。


Clubhouse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多的硅谷大佬、比较精英层次的人,其实就是因为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会疯狂的碰撞出很多的信息价值。


 海程:

这个状态有点像我们的一直想呈现的模式,就是线下见面会,听众坐在我们旁边去听。


 白一喵:

但我也特别想插一句啊,我看到刘思毅(一个能量比较足,也很爱表达的人)在clubhouse做了线上相亲的活动,人数和主题都很热闹,他会觉得有一点信息过载,真的有点听到脑袋疼,而且那个效果是持续的,就是晚上睡觉你可能做梦还有那种声音。


特别要强调,刚才我已经讲过的一个观点:每个人学习风格是不一样的。


对有的人来讲,进入到clubhouse的房间,甚至听我们三个人的播客,他觉得是很好的,而且他甚至期待你讲更多,参与的人更多,然后你的这个话题的走向更加天马行空一点。但对于有的人来讲,这样的模式可能不适合,因为对他会产生更多的干扰和能耗。大家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一个学习风格啊。


撇开学习风格,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参与这样的学习。有些人的时间就是比较宝贵,比如业务的负责人以及公司的CEO,如果他们听了几个小时,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实际的收获,也太难为他们了,所以一切都要因人而异啦。


 海程:

果壳做过握爪,和clubhouse类似的形式,我其实当时在思考为什么没有做起来,我心里有这个问题,但市面上并没有一本二十块钱的书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这个时候,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去找姬十三去问。但如果你要去问他,你得想想你能给他带来什么。


同样的,现实中有些问题根本没有书能够解决,尤其是在一些迭代比较快的行业里,你只能花钱找别人解决问题。一般不花钱的时候,你需要付出的是更贵的东西,比如信任或者刷脸,甚至可能是其他更贵的东西。


在我看来,一切的东西都是命运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白一喵:

喜欢海程的这个演绎。我用一个尽可能简短的方式,帮助大家去理解这个事儿。我们在脑中去做一个思想实验,你就知道为什么它的成本会那么高了。


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面,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有的问题是容易解决的,你就翻翻书,上网搜一搜,你就能找到答案。那真正会困扰我们的一定是一些非常大的问题。那大的问题呢你可以去看书,你可以去上网。


我的真实体验是,我经常会有一个时刻,很希望那个书的作者能够坐在我的身边,跟我有一对一的对话。我甚至希望他能够专门为我写一本书,所有的内容都是专门为我的问题而写的。


那你只要想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存在,他可以坐在你身边,运用他的智慧来解答你的问题,完完全全以你为导向写一本能够解决你问题的书。


你想一想,找到这样的一个人代价会有多大?你准备拿什么东西来换到这样的一个人?


如果你能够想明白这个事儿,那今天这个问题你大概就有答案了。


 范米索:

我跟你想的其实是一样的。还是有部分人是意识到价值的珍贵性。


比如说你只是读过一个人的书,就很想拜访他,人家凭什么要来见你,你只是一个陌生人。从受众的角度,我很喜欢读一些西方大家的作品,我也很喜欢follow的一些作者,我真的好想跟他们当面聊一聊啊。那你也会想,那凭什么呢?


我甚至会期盼他们真的开线下集训营,这也是一个见到他们,甚至是接近他们的机会,甚至通过集训营的方式跟他们聊两句,我都觉得很心满意足。我不会觉得训练营好贵,如果他们真的愿意开的话,我真的完全能接受。最怕的就是,他不给你任何的通道去接近他。


 海程:

我想了一个很奇怪的例子,就是小白刚刚说的,专门给一个人写的书。特别有意思,因为中世纪的时候,所有的绘画和写作很大程度上是赞助人出资的。


举个例子,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终其一生其实都在为教皇画画。你想想那个时候的话就一定会很贵。安迪沃霍尔的年代就是丝网印刷,成本就会迅速的降低。人手一本的时候,所有的成本都会降低。


再去举个例子,中世纪的手抄羊皮卷,大概五页书值一枚金币,但是印刷术发明以后,它的价格缩减到之前的70分之一。


相当于从一对一的方式变成一对多,一对多就确实能把成本压下来,但这个代价就是没有一本专门属于你的书,它不能根据你的癖好去改。


 白一喵:

各行各业能够创造和传递知识的人,不管是艺术家、培训师、教练还是谁,在人类的整体样本里面,一定是少数人。


他专为你服务,我们用金钱一点的话来说,人家有机会成本嘛。如果用艺术化一点的方式来说,那相当于至少在这样的一个时刻里面,他需要凝结生命中所有的体验和智慧,耗用他的生命专门为你服务。其实你购买的就是他的生命和他的智慧,你想想这个背后的代价。


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能够理解课程、培训、教练,这种单向的、针对小范围的知识的服务,会越来越贵,而且它就是稀缺,这个没办法,这是世界的一个客观规律。


- END -

下期预告

什么样的问题是你们三位都想回答的?


听众社群


公众号 “范米索” 后台回复【空无一物

即可获取播客的听众群入口


编辑 | 方糖呐

图片 | 方糖呐

主播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