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介紹』

欢迎来到“空无一物”,这由三个无业游民发起的一档以赚钱、生活、成长三点为主轴,融入历史、战争、西方文化、投资等视角,结合当下去探讨我们该如何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活(生存)”

播客收听方式

🎵 1.点击图片,扫码收听

(小宇宙APP专属邀请码:KWYW

🎵 2.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键直达播客现场!

🎵 3.搜索 “空无一物”进行订阅,

在各大播客平台收听本期播客。

Vol.7

话题起因

白一喵:有一次录完播客之后,闲聊时我想到——其实人的技能是非常复杂的。有一些技能非常外显,比如当众演讲,说服别人买东西,这些都很容易看到。但有一些能力不那么容易被人看见,越是这样的能力越容易被忽略,而且大家平常也不会注意并且养成。我就觉得,这个话题还蛮有意思的,可以拿出来聊一聊~

1:05被忽略的第一项能力:搜索

范米索:提到这个话题时,我脑子里在自动搜索,我有哪些能力可能连我自己都忽略了,想到了搜索能力。然后我又想到我一个朋友,他不爱阅读和看书,但是他知道很多东西。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能力?他说因为他上课的时候只听别人怎么说,所有的情报都是来自于听周围人怎么说,或者通过听别人的讨论得来的。

我说那岂不是很不严谨很不科学?他说不会,因为他听的能力比阅读快(可能有些人会有阅读障碍/阅读厌恶感,总之看到字会头疼),所以他采用了一种更快捷、更适用于他的方式,去听情报,再通过听来的情报,可能反向进行收集。

所以我觉得你刚刚说到这点的时候,我一下子想到我可能具备的并且被忽略的能力是搜索能力,而我可以快速地搜到大量的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整合等等。

白一喵: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大家搜索的能力在下滑?

范米索:由于被算法喂养,很多人确实不太会搜索。

唐海程:因为我早期从事consulting,就是靠这玩意吃饭的,之前认识的人都有这技能,自然觉得每个人应该都会搜索。后来又去了其它公司,这个时候已经发现有一些小傻瓜不会了。后来做课程的时候,你会发现有更多的朋友不会。

我没有做所谓的“搜索课”,是因为之前我心想,你们淘宝什么东西都搜得到,你们怎么为什么照样也搜不到,所以我之前比较粗暴的去待这个问题,但是后来我会发现,大家是真有这个需求,是真不会搜。

白一喵: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搜索”是技术问题,也有想过要不要做搜索课,比如教你该怎么用搜索引擎。今天聊的是“能力”,能力最终要表现出来要呈现得很稳定,他一定是成了你身体的习惯,而这个习惯是要慢慢培养的

我会发现是大家的意识没有被建立起来,面对不太懂的,没有看见过的东西,他没有办法提炼关键字,到任何有搜索框的地方去搜。不一定是百度和谷歌,可能是微信、淘宝、小红书。

唐海程:

有社会学家用快手做社会调研,因为他们能够非常图像化地看到各种民俗,而且非常local的那种表现。但是很多朋友们真正不会搜索的原因,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搜什么,或者说他不知道怎么将大命题拆成小命题,也不知道怎么去表现想搜的颗粒度**,所以导致搜不出来。**

范米索:

这点让我想到,为什么现在的人好像搜索能力在弱化,可能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因为信息流算法这些东西出现之后,人开始被喂养信息,算法能识别出你的喜好,自然会疯狂给你推你喜欢的东西。当中的隐患是,它会越来越让你产生一种舒适感,你的大脑开始偷懒,不会调用所谓的思考搜索的能力。因为在我理解信息的喂哺也分主动和被动,主动的状态下你要去搜索,而被动的状态下可能你在被喂养。

更多的场景是,我们现在的信息消费处在一种被喂养的状态。哪怕微信公众号也是在被喂养。包括刷朋友圈,也没有任何搜索的状态。

甚至我会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我的客户做品牌是离不开社交平台的,我会发现他们丧失了很重要的能力——搜索能力,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搜什么样的关键词,能够让他去找到可参考的样本。包括我当时说微信可以搜一下,他才意识到原来微信也是很庞大的数据库。所以你当时提出这个话题,我下意识想到可能被忽略的是——人的搜索的能力。

6:40 环境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习惯

白一喵:

我又联想到,我们刚刚其实都隐隐谈到了环境于人的影响,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和习惯,表面上好像仅仅是我会不会搜索,有没有这样的意识,如果往更上层一点看的话,我的观察是大家问问题的能力其实也在变弱。

因为搜索这个行为它其实跟提问的过程是很像的,我带着问题,问题里面有关键字,我去找答案,无非是找机器、找人、找书的区别,但是推荐算法它对应的是“等着人来喂”。

唐海程:

我今天刚好写了文章,你说的是对的,因为我会发现80%的东西可以通过公开的方式找到,20%通过人找到,在我看来无论是人还是数据都一样的,因为最后的问题其实都是在于它搜索的动机,背后一定是要解决它的问题,它往往是小问题套大问题。

所以这个其实很多时候,大家有点像小动物的被动反应了,被“你要去搜索一下”,但其实他忘了他是干嘛,为什么我要进入这个情境,我要去搜索这件事情。举个例子,比如米索说客户非常懵逼,你跟我说我要搜索一下“指令”,大家已经非常习惯去接受指令,但是去忘了自己是带着什么任务来的。其实提出问题的能力不行的原因是因为他不知道他更上层的那个东西是干嘛,他已经非常习惯去接受“你要我去做什么”。

范米索:

我完全赞同。包括其实我会发现我在使用一些类似于我们说的需要被喂哺的那种社交软件,不管是抖音、小红书,或者是其他东西,其实我很少真的在沉浸在刷的状态下。刷(信息流)其实本质上一种被喂哺的状态。

更多的场景可能是,我需要去交付客户一些事情,我会告诉他现在打开小红书赶紧去搜,我都会给到关键词他们再去搜。我说你去下意识的去看,为什么我们在这个帖子当中要去买一些关键词。说白了,虽然大家搜索能力很差,但是还是会有人去搜的。比如我有一次给客户做员工培训,我提到一点是:你们是怎么找餐厅的?比如说你到了新的城市,你想要去找好吃的餐厅,你们会做什么样的动作?其实我想要反向监测他们会怎么去完成这个行为。

很多回答是会打开大众点评,去看热门推荐。我说,是因为热门推荐它自动会去推城市当中一些必吃榜,这逻辑没问题。但如**果我有指定的东西,比如说我不想吃中餐,必吃榜推给我都是中餐怎么办?你会怎么搜这个关键词?**(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自己会怎么搜?欢迎留言~)

他们说,可能会搜西餐。我继续问,除了西餐还有什么关键词吗?我发现大家回答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整个搜索场景,以至于不需要我们搜索了,系统自动简约了你的搜索流程。

我的理解是,一次搜索行为你要去输入,这个输入会繁琐。其实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会发现,一旦你去进行了搜索的动作,系统会意识到你完成了一次很大的代价。

唐海程:

大众点评我搜一次特别悲剧,真的是给我无限阴影,我到现在还没有办法去弥补那个问题。我搜了博物馆,结果他给我开始推楼兰女士,这个时候你要点不感兴趣,结果你手一抖点成大图,他以为你感兴趣,隔三差五就给你推。我之前带的实习生,他后来在美团,我说能不能找客服帮我搞定一下。

范米索:

所以你看,所有的无意识的行为反而不会被标志一次重要的行为,反而你有意识的行为会标志成权重相当大的行为。通过我的测试,我也发现大家其实真的不知道怎么去搜关键词,以及所谓的“搜索引擎关键词优化”还是蛮重要的。

11:38 很多人在变“懒”,没有目的感

范米索:

这一点也可以反推出,现在很多人其实会渐渐地趋于一种“懒”。

白一喵:

或者也要看立场,假如我们以某领域的专家这样的立场去判定,我们会认为这样的人好像很懒,但也许在他本人的视角,不觉得自己很懒,甚至他也发出了“我在问问题”“我在试图找答案”的动作,他的态度已经在搜索了。我觉得值得探讨的这个点在于,我们认真观察它背后的心态,它到底是带着很强的目的,试图在发非常明确的指令,还是说在我只是给个信号,等着有人来救我。

其实也会反映在其他人给我们提问题的过程里。我们特别爱的一种客户,他们会主动说清楚很多信息。比如我有什么项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我调研了什么东西、我的一些基本假设是怎样的、我尝试了12345、哪些我觉得不ok、哪些我是ok的、我卡在哪边了,他把我当成数据库。我们负责给他信号,或者说明确告诉不知道,看看有没有别的专家可以给他推荐,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好回答。

但另外一种可能是,一来给你非常大的问题。比如怎么做规划,或者是你们到任何知识星球(比如冯大辉老师的免费星球)看那些人提的问题,都是“我要怎么改变人生”,类似这种特别大的话题。

唐海程:

我之前做在唯库做战略课时,因为我有开场统计所有人的问题,我发现很多人(50%)会问我3~5年怎么规划,我当时特别懵逼,因为朋友你都不知道打哪里你咋规划。后来我有意地观察用户,我会发现像你说的那种问改变人生或者怎么规划,类似这种“怎么”问题的人,想的东西往往不是特别深,有很强的韭菜特质。

范米索:

你们觉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或者说你们觉得这个比例很高吗?

唐海程:

我觉得很高。

白一喵:

我也觉得很高,我倾向于认为这是环境影响

理论上,这样的素养应该在高等教育时交付给你,或是家庭对你的教养。但事实上我们都懂,很少有人会谈到这样的话题,在工作的早期能不能培养这样习惯,也很看命,看你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

唐海程:

我刚想到一个点,是因为米索那天在写文章的时候,有个美国藤校的案例,家境也不错,但是你会发现大学教会他的是怎么当乙方,相当于是怎么去接受指令,怎么快速的把这个目标去分拆,但是他其实很少会去想为什么。其实背后影射的东西是缺乏目的论。

任何的学校,或者从小绝大部分人受过的教育,其实是没有告诉你,你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告诉你咋做好。相当于说,在我过去的这些客户里面,我会发现我能够提供的核心价值,就是我去给目标或者类似给信心的仁波切的角色。我一开始觉得这个东西有点扯,但是最后我会发现,我过去见过的80%的客户里,他们其实非常迫切地需要我告诉他们干什么,他们想获取合理性。

我印象里面特别深,有一部二战的电影叫《冒牌上尉》,讲的是战争结束前已经杀了好多人了,有个逃兵扒下了军官的制服穿上了。由于战争末期的人非常需要秩序,大家需要个方向,他给了大家方向,类似高射炮去射击逃兵或者集中营里面的囚犯。最后会发现,大家其实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大家只是需要方向。这个例子可能非常暗黑,但反过来想,我会发现很多人他真正缺了目的感,所以他总是需要别人去利用他。

白一喵:

这样其实蛮危险,因为你也是在押宝,你在押这个人本身是不是有恶意。像海程刚刚举的电影的例子,那些跟随的人,他们在服从的其实只是他的外壳,也就是服装。抽离到一般场景,即使我们知道自己找目标很难,但还是不断地去练。原因在于,如果你不自己去找目标,你只能等着别人给你投喂目标。

但是别人给你投喂的目标,1、是不是你想要的?2、那个目标你来说是不是有一些隐藏的害处?这个就不一定了。

范米索:

你们刚才聊的那一点,倒让我发现了还蛮有意思的共性。找我做案例或者是做咨询的很多朋友,也会有这个问题,可能我在试图挖掘他们未来可能想要怎么样的状态时,我会接到两种情况。

一种答案是给个很大的方向,可能说理想是未来要环游世界之类的。这不是说不好,只是他可能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目标,或者为什么要把环游世界作为自己未来人生追求的方向,这是一种,比较大,不想上班了,这种情况也比较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可能挖了半天,发现对方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迷茫是大多数,普遍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要什么情况,要什么样的人生方向等等,找不到方向。所以印证了你们刚才说的,如果他自己没有目的,可能从小在教育体系下被培养成乙方的话,他天然只能接甲方的需求。

19:01 被严重低估的能力:耐心

白一喵:

我又联想到一个我认为被严重低估的能力,他比较容易被大家当成是一种态度,那就是是“耐心”。因为我在做人力相关的工作,“耐心”这个事情在我的眼中,他比较像是技能,任何技能它都有用得刚刚好、过度使用和运用不足这3种状况。

我观察到的情况是,好像因为环境的影响,现在普遍存在的状况是“运用不足”。如果反观我自己的经历,其实有点极端,我是“运用过度”。大家都说“延迟满足”是很好的品质,其实运用过度也有问题。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看长期目标,做事情一直没有闭环,因为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这个反映在自己做事上,比如副业,所有东西都很慢,因为你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你总觉得我需要有海程这样的人在这里,来鞭打我,去推动我们。

但是我有时候也在想,这个好像是80后的共性,因为我试图在回想我小的时候,包括我在念书的时候,接收到这个信号,好像那个时候普遍都还在强调“延迟满足”“你不要那么着急,急是没没用的”,那时候整个职业规划这种东西还没被大家喷得那么厉害,还是说你进到公司里面,循序渐近,当然有它的问题,但是好的一面让你稍微要有点耐心,你的一些成果不是那么的显而易见可以获得的。

但是这几年,我猜测可能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家太早看到了那种非常极端的案例,年少成名的案例。比如喜茶的创始人九几年,身家多少亿,我看到有些群里在在传,说你看我也是九几年的,我现在才赚那么一点钱,我好弱。但是你追问一下,同样是九几年的,做到身家过亿的,占比有多少,概率有多大?

这个基本常识,其实你想一想是能想通的,但这样的环境逼得大家很急躁,特别着急要去获得成果。

范米索:

我也看了那篇报道,还看了一下整体的背景,很多人只是在看那个人的年纪以及现在取得的成果,但当中的过程却忽略了。喜茶创始人他的学校不是很好(职业技术学校),很早开始接触社会,他在2012年(20岁)的时候开始去做喜茶,而他之前的经历还有做手机生意。真的是十几岁开始混江湖了。

那我们十几岁在干嘛?面临高考。想的是你要考好的学校,进入到好的大学,接受良好的本科教育,可能还要读研究生,你的时间轴一下子被拉长到了22~24岁,那24岁你再出来,你跟十几岁混社会的人来比,你中间缺乏了起码不下5年的社会经历。你这5年在社会当中摸爬滚打,你们学到什么东西?

唐海程:

其实有30多岁的人跟我聊成长类的话题,我会感觉好像他们可能20多岁才真的出来,这个时候其实你想想,十几岁出来干的人和他比,实际的社会经验是等量的。所以这时看年龄其实是件还蛮扯的事情,而且如果烈度不一样的话,很可能出现的状况也不一样。

白一喵:

其实在成熟度的这件事情上。我们三个都有这样的经验,其实我们都是不看年纪的,很有可能40岁的人在我们看来都还没有成年,也许14岁的人他的心智已经可以做到非常成熟,他只是差一点经验而已。所以年龄仅作为参照。还是那个问题,对标要对全套。

唐海程:

我想到一个例子,很多人觉得看两本书就能成为巴菲特。其实巴菲特还是很诚实的人,他把自己的故事都写全了,但是很多人其实没有想巴菲特实际上的状态。他十一二岁开始跟家里人做买卖,十几岁开始去投资,而且刚开始(70年代)的100万到相当于现在几个亿,老师又是格雷厄姆。相当于王思聪十几岁跟着王健林做,去五道口金融学院跟着院长混。毕业以后,爸爸给了他几个亿的小目标,相当于这么状况,但是很多人对标往这上面对,就是取死之道。

你想想,20多岁之前什么也没干过,看了两个理财课,觉得自己巴菲特上身了,拿着几万块钱开始弄。可实际上这个故事是不一样的,玩法都不一样。

白一喵:

其实环境对大家的潜移默化的催眠影响是很大的,这个时候你只是告诉人家,你在被环境影响着,你要耐心一点,这样也没有什么太大用,甚至显得还蛮鸡汤的。

11:38 关于耐心的几项子能力

白一喵:

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人跟大家聊过,如果把耐心当成能力,它下面还有些子能力作为支撑,我现在观察到非常重要的两个细项。很要命,大家都没有,也没有人提醒他们要有这样的东西。

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讲,像没耐心,他一定会造成后果,你没有办法得到正确的信息,对应能力的缺失,实际大家倾听的能力非常差,不光是用耳朵听,包括用眼睛听**。**(信息解构能力)

因为你看文字其实也是阅读的过程,我们在即刻上玩就看得很明白,经常你会觉得有些人的理解能力真的很可怕,在根本没有理解人家观念的基础上在乱杠。

范米索:

确实,有些人断章取义的能力非常强,读了一小段,就开始发表评论了,前后背景都没有。

白一喵:

前段时间是求职季,周围有朋友在招人,他们有时也会私下吐槽一些应聘者,发现这些人经常答不到点子上,他听不懂你的问题,或者说他会恶意揣测你。

但其实有些问题在我们看来,你认为人家用问题在挑衅你,也可能是你自己的心态有问题,你并不能带着没有偏见的中性心态,先去吸收问题,经过理性的思考再给出回应。这里就动用到倾听的能力。

唐海程:

我刚想举例子,先举个正常的例子,等一下再举个血腥又腹黑的例子。

我刚才其实想起来,你说大家可能在即刻上面反应会很激烈或者之类的,我后来了解其实那个东西,包括刚刚我们说那种多少岁身家过10亿的那种,所以我觉得那个故事其实非常像什么,大家其实还是在用读书的那套路——百米赛跑,我还没有开始跑,看到别人已经跑了99米了,疯了

但其实这个故事不是这么玩,我认为大家在玩的游戏本质是:在大草原上面,没有跑道,你爱怎么跑怎么跑,你自己创造一条赛道,你自己跑到第一也可以。回到我们今天说的“被忽略的能力”,其实我总结一下这叫“目的论”,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因为草原很大,你不可能把草原全部跑完的,你只能往你自己想跑的地方跑,但是如果说你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跑的时候,你看谁都比你跑得快。因为你可能往东边跑,也有往南边跑的,这个时候你没有人带着走,你也跑得非常累。

现在开始来说血腥故事,我们在老家猎杀兔子的时候,会发现兔子远远比你想象中反应速度快很多,它非常的机敏。它有点像你在刷东西的时候,你可能非常机敏地感觉到很多的信息。但是这个时候它想得不够远,一点点风吹草动它开始往前跑。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它的弱点,我提前射出一支箭,打出小洞,它这个时候憋不住,它一定会跑,无论往前后左右跑,总之一定有我的兄弟姐妹拿着东西在那里等着他,从它刚开始反应的那一刻,它开始跑不掉了。

那只兔子的最后的目的应该是逃出生天,哪怕断了一只尾巴,也得行,但是他不愿意承受任何的损失,他想打大满贯,那很可能意味着头要被我干掉。

我见过的很多朋友,他们表现得特别机敏。聪明对我来说从来不是个褒义词,反应特别迅速,特别敏锐,但是其实是因为缺乏非常连贯的策略,他没有想清楚我一两年之后干嘛,我会发现他们其实蹲的全都是一周,最多可能因为工作不断的摩擦想出半年的策略,而且往往只是工作上智商在线。他的整套长线策略是不存在的。我拿什么东西去挑一挑,他直接跳起来了,这个时候你如果想真的要去狙击谁,这部分人其实是很好狙击的。

白一喵:

我顺着海程讲的这波人,继续往下讲,所谓“反应机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非常聪明的人,尤其是些教育背景还不错的人(因为学校有筛选作用),大家脑子是很好的,而且某种意义上讲也自视甚高,会比较缺少长远的眼光,其实放到更微观的视角上看,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反映在我刚才说的倾听上。因为很多有意义的话要在来回的过程中进行,而反应机敏的人会有个特点,他也许只是抓着你的第一点,就快速给出自己响应,可能是反驳,或是调用自己以往的经验。

但是我认为在职场上受过良好训练的人,一定会发展出更好的模式,优先不加扭曲地把整套信息都拿过来。我做完分析,再做回应,不要那么着急。因为你如此快速的回应,人应该也是会受到影响,你可能会堵住信息的口子。这点还真的蛮有意思。

范米索:

我之前写过一条状态,宁愿愚蠢也不要表现得恶意。信息解读你没有办法懂get到他的point,这是ok的,但是如果你在调用你的理解模式,并且认为他可能在恶意攻击你,你反攻一波,其实你会把自己作死。

唐海程:

大家只是表现恶意,恶不起来。像兔子咬人一样的状态,奶凶奶凶的。他在攻击你,意味着他已经在你面前,你手起刀落。他本身跑可以跑很远的,却非要来咬我。(白:真是个可怕的例子)

范米索:

我现在发现,真的是,大家谁不服,可以去找海程做个咨询,可能很多问题都能解决。

白一喵:

在我看来,如果遇到海程这样的人,其实是好事情。因为他可能只是表现得比较凶,但他本身没有恶意,给他的信息在我看来也是精准的,他也能够发现你的问题在哪儿,但现实中你周围的人不一定是这样子。

造成耐心不好的原因,可能是你身上倾听的能力,还有一种能力我认为是自控,管理好你的行为,还有外显的情绪。这个行为可能不仅仅是你的动作,包括说你在网络上的一系列的这个行为,因为你会影响到别人,当然最终影响到了自己。

在网络上无非就是喷专家。尤其是本来你是带着请教的姿态,包括在跟人交流的过程中,听到你比较不喜欢的观点,你是不是能够控制你的表情和情绪,因为这会通过你的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人家很敏锐地收到了你不喜欢,也没有什么必要跟你讲了,但是这个有可能会害到你。

但这样的素质需要通过很好的磨练。归根到底是更好地管理你自己,更好的去控制。情绪人人都会有,你说到我还蛮反对的东西,我肯定内心也是想骂脏话的。

范米索:

可能我要补充一点,我觉得要分人。如果是在正确给你提意见,这ok,但如果是抱着恶意跟你讲一些没用的,我觉得我没必要把我的耐心给他。

白一喵:

你的耐心其实也是要区别对待的。

范米索:

我理解耐心本质上是一种耗能的行为。如果你要把耐心交付给充满恶意的人,我觉得对我而言是一种非常耗能的状态。我绝不是甘地的那种可以支持非暴力运动的,那不行。

37:00 不做好自控可能带来的麻烦

白一喵:

我用个人的例子来讲一下,你们不能做好自控可能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麻烦。这个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也糅合一下我周围的一些朋友相似的情况,我会放进去一块说。

大概的场景是网络上跟我关系并不那么熟的人,来向我问一件事情,我给他回应。但其实我也不是必须要回,因为他并不是付费的客户,只是因为有中间人的关系,我考虑到这中间人还是蛮重要的。我会给他稍微解释一下,但情况他的问题也不是很明了,所以我也没有办法给他解释得那么清楚,因为真的场景太多。我也给他表达了这个意思。

之后是别的人告诉我,那个人私下把我们聊天的东西截了屏。当然他没有告诉我,也没有经过我同意就截屏到别的地方。也许是在跟别的专家在聊的过程中,表示“我之前去咨询过,我觉得他不行”。但是碰巧那个专家跟我非常熟。

你知道我那么擅长做信息收集,虽然我不是刻意的,但可能动动手指,随手就知道这个信息源散过来的那个场景是什么。

这个事情我来讲没有任何的影响,因为我并不在意你的这个人,我也不是很在意那么负面的评价,我也没有那个心去打击报复你一下,因为对我来讲没有任何好处。但影响到了一波非常熟悉我的朋友,他们知道了有这样的一个人,即便我不说,大家知道这样的人,所以大家以后都会避开他。

而且其实我们肉眼可见地知道他的问题是什么,但是不会有人再去跟他指出来了,因为他们会担心。

39:09 可怕!腹黑技能点启动!(开玩笑啦)

唐海程:

我自己有一个还蛮有意思的技能,在早期我觉得这个技能听起来有点没用,甚至说负向,但我后来才发现还可以。我蛮少去打击报复人的,但我会做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又很腹黑。我会把我不太喜欢或者厌恶的人,写到一个名单里,每一年会结束的时候我会看一看。从小到大,我发现已经有60%~80%人已经废了,20%人已经物理上死亡了。(众人又一次:好可怕)

其实你会发现说作死的人,一定会某种程度上不作到我手里,也作在别人手里。对我来说,我要打赢我自己的仗,一般来说其实没有“直接竞争”的关系。

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其实在个人的状态里面,直接竞争是非常少见的一件状态,大家很容易把它带入到企业或者军事斗争里面,会心想这是一个互相斗争的世界,这种其实有问题。大家带入这个世界以后,会觉得说我今天跟你吵架落了下风就会怎么样,其实不是的。

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很多时候我觉得其实不太用去管这么一件事儿,很可能会有些奇妙的东西来收拾他。

白一喵:

但其实我想提的那一种人,可能他不一定是真的有那么大的缺陷,他并不是有那么强的恶意,我会倾向于认为也许有一种可能性,他发图片只是无意的,他随手截了屏,随手牢骚了一句,但显然这个不是自己很有控制的表现。

就像我跟你说反面意见,你却管理不住你的表情,随口说脏话。但是它会带来这样负面的外部效应,会给人传达出这样信号,你很不上道,没有耐心,在很多时候真的还蛮吃亏的。

41:30 白手起家蒙古兄,给晚辈一句箴言

范米索:

我突然想到了很有意思的点,我前阵子去大西北,跟蒙古包里的烧烤老大哥聊,他跟我讲了他自己创业的很重要的感悟,因为他算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的那拨人,他是做了很多的生意,接触过大大小小的事情等等。

我问他一个点,你创业到现在,有什么想对过来人说的一些话?或者是于我们这种晚辈,想要去提醒的事情?他其中说的很重要的一点——我现在从来不会去说别人的不好。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去提到这一点,但是在我看来,于他而言,他肯定是经历过可能被别人重伤。

创业其实还蛮血腥的,尤其像他们那种真的老江湖混出来的,还不是那种互联网公司的比较高大上的那种创业。其实他跟我说了蛮多他被背后捅刀子的那种状态。比如说他拉了项目,发现有人在弄他,这个人算是他比较亲信的人,让他蛮受伤的。

后来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跟我说,我现在真的从来不会去说别人的不好,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所以你让我突然联想到老大哥。

补充一点是,很多人缺乏耐心,但他会去看你是谁,他对于敬意的人他会充满耐心。对于一些无关紧要或者不熟的人就不会耐心。尤其是网络上,为什么人和人都没有耐心,是因为你现实接触不到那个人。他的ID在你的眼中只是ID、头像、符号,所以头像符号发出来的声音一旦跟我的意见相违背,我可能下意识调动起了我的攻击心态。

唐海程:

但感觉那个状态是因为,你潜在认为那个人是和你差不多的人。如果是三岁小朋友骂你是大傻逼,其实你也还好。一旦我在网上真的被人杠的时候,尽管我很少被人杠,我的方法非常的简单,我会去戳他的头像,看他发过什么东西,你会有一种非常强的荒谬感,你大概率会发现其实我最后戳头像的是高中生,或者说你会看到他发的东西很奇怪,你这个时候你去脑补这个人站在你面前,你看着他,什么话都不说,其实还好。

白一喵: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人在网络中和现实中的表现会不一样。我都可以想象,有一些在网络上跟你杠的人,如果回到线下,我是面试官,他是来面试的人,这个态度也许会发生蛮大的变化,但话又说回来,现在杠面试官的也挺多的,那也许去小公司和去大公司时,他的态度又会不太一样。

46:05 有些差距,就像士兵和指挥官

唐海程:

我想到一些论坛,尤其是那种时政和军事的论坛(你们应该接触比较少),真是杠得飞起,很多今日头条用户的那种状态。假如把这些人拉到新兵营里面,可能半个月要被开除军籍。

说白了,这拨人说要去踩平东京或者之类的,实际上连枪都没摸过,他们完全不理解那个状态究竟是怎么样,觉得这好像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之前给你们看过华沙的真实的作战大概会是什么样,这拨人,其实根本没想过,导致他们像中二病一样。

范米索:

我倒是真的有被这样的人加过,我观察了一下朋友圈,基本上是你说的那种画像,可能真的是什么弹药也没有摸过,枪也没有摸过(正常也摸不到),但是会抱着一种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你们都是大傻x这样的感觉。非常可怕,包括他发的很多东西都是和时政相关。

唐海程:

因为我之前有跟这些人有聊过,说实话这件事情是这样,说我之前有见过一些县长类似工作,或者甚至更加往下乡,那种实地田野文档。

你会发现那帮人其实考虑的东西远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大家觉得好像只是那么一件事情。但是你想想哪怕乡政府,你得去处理书记和底下村子之间的关系,各种各样的,远远比你想的复杂。说白了,这帮人可以去喷这喷那,但如果把他扔过去做个乡长,我觉得其实都可能活不了两天。

包括学历史的也有很多。大家各种去臧否人物,说白了,他们经常觉得袁绍不行。但是其实像这三国袁绍,说他不行,只是因为曹操说他不行,曹操是因为赢了,但袁绍起家是个庶子,而且是袁绍的爸爸和奴隶生的,在东汉的法律体系里面基本上不是人。你想想他从这个位置起来,最后既亲又病,相当于说现在整个华北都是他的。

你像这个人如果说不干出点事儿,怎么能干出这样子,大家觉得他不行,我说实话把他放在底下百夫长的位置可能都活不过两天,放在县长可能都死掉了。

范米索:

其实我也看过类似的文件,我之前还发过在群里,讲治水的案件,那个文档非常长,我到时候调调看能不能找到。

唐海程:

我看的叫《中县干部》,之前北大的人写的

范米索:

我的文档也是县长乡长在处理一些治水问题之类的。我看完在想,卧槽,真nb!现在有个现象,大家都很排斥做公务员,包括我这边有很多人反馈说我爸妈叫我去做公务员,我不要,我觉得公务员太无聊了。当然有部分信息我相信肯定是真实的,但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公务员。

唐海程:

有一波是接受指令的,基层去做事的,还有一波是得去思考目的论的人,他们的能力,宏观就像士兵和指挥官的差距那么大。所以这个东西很难去弥合,大家可能因为没有站在那个位置上,所以会觉得好像这样。

但实际上真的做到那个位置上,我觉得他考虑的东西其实说实话比经营的企业要复杂很多。因为你企业好歹还是能开人的。那个地方你是开不掉人的,人事只能叫“调动”,你不能“任免”,这件事情很恐怖。

49:16 互联网时代通病:乱用概念

白一喵:

你们两个刚才讲的例子,让我联想到了第三个我认为可能会比较缺少的能力,可能只是主观把这个事情看得太严重,大家在网上发表信息过于随意了。

因为刚才我们举的这个例子,治理乡镇或者搞定国家,都要付出成本,你都要亲身去做,才知道中间有很多门道,有多不容易。当然现在我们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其实很容易,你要指点江山,要批判是很容易的。大家都在浮现在这种比较抽象的层面上去讨论这个事。

但我把这个事想得很严重,写作的过程本身会继续加固你的脑回路,再加上我们刚刚谈到信息的投喂,非常微观的表现,我平常会去观察大家在网络上的发言,看大家在讨论哪些词语,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各种PUA,从关系里的PUA,讨论到职场PUA,再谈商家PUA用户,万物皆可PUA的感觉。

你在这样很随意的不经思考聊的过程中,其实你在慢慢偏离这个事情的本质。比如说你没有再去想PUA他的本意是什么,所谓职场PUA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样的行为不算?职场PUA你怎么分辨?比如说我在职场里,有一些很正常的管理行为,你认为这个是职场PUA吗?

唐海程:

其实很多人连PUA分别对应哪个英文的字母单词都不知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它的演变是什么样,像定义都没有下清楚。在我看来,那个词像魔咒一样,绑了他自己的情感,或者说个人倾向。

范米索:

而且我这边可以补充信息,人的大脑结构和环境是可被改变的。如果你长期处在一种不太好的信息或圈子中,大量接触类似的这种信息,你以为你很精明,但实际上这种状态下,你的大脑会越来越陷入到那个模式当中。

白一喵:

前几天海程在即刻上问提到战略大家都会提到什么词,我记得很早之前,女子刀法创始人Doris也提到过类似的话题,她从国外回来,在国内看到很多词眼对不上,比如不知道什么叫“降维”,什么叫“打法”,她搞不清楚英文词里面有什么strategy这样对应上。

后来发现在国内,尤其在媒体中,你很随意去谈论一些事情的时候,用词并不精准,这也反映你背后的思考不精准。以战略为例,其实有很多时候在我们看来,大家口中聊的“战略”根本不是战略,只是局部的战术。

唐海程:

大多只是表示自己脑子在想问题,或者说表示重要战略性的什么。我觉得很多时候其实表现的东西是歪的,包括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战略好像类似自动带入诸葛亮的状态,你不是诸葛亮你没有战略。

昨天我还有朋友当时在跟我聊一些合作的东西,我一听到领导力培训,我脑子有点懵,我感觉像维京海盗,大家坐着船航海的那种感觉。

这些词它本身是没什么问题(包括领导力培训),可能也是一些不太负责任或不太专业的媒体推波助澜,造了太多概念,大家本来不是很清楚的脑子,冲得更加不清楚。

我之前做过一件事情,看过很多人把词汇拉出来,也丢在过群里面问他们这些东西。当时包括爆裂增长、赋能等等这些词,让他画出连线,什么词等于什么,哪些东西基本上一样。

后来我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我问他们etf是什么,私募又是什么,指数型基金加etf又是什么?你会发现他们答不上来。我观察到一件事情:大家非常习惯用概念去遮掩自己不懂的东西。这个时候相当于像什么?你见了大的泡泡,看起来非常大,他说我拿针一扎,泡泡就漏气了,你发现极小。

如果长得非常结实,一点点变大,是个实心的球,你扎也扎不透。但如果他是个泡泡,他去维持它泡沫的大小,泡泡的本能又不会让他去自己变实,他会越来越空心,也越来越怕被人查。我见过一些外界认为是高手的人,为了维持高手人设,花很多时间去表演,但是他内功又不强。我尝试扎过他一次。你发现泡泡其实很小,有问题。

56:00 关于技能点的总结与提醒

白一喵:

其实今天我原本以为我们可以聊到更多,但可能真的发现这个问题还挺大的,我们差不多聊到三个点:

1、搜索的能力和意识

2、要有耐心。而且耐心它是有一些具体的行为作为支撑的。

3、注意你在网络上的概念的精准性。

至少是在你真正关心的领域里面要做到更加精准地理解。

可能加上一个小小的提醒: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讲,要特别警惕我们把一些重要的事情把它误判成态度,而不是当做能力去看待。比如说我刚才说的“耐心”“空杯心态”,类似这样,因为这些能力它有特点,它不太容易外显被大家直接看到,感觉很鸡汤,感觉我听哪个名人说了一下,我觉得好有道理,回去抄书两遍,我就可以做到。但他不是这样的,他后面都有一些具体的能力作为支撑。

如果你做不到,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你的性格,但是按照我的经验,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你缺少了一些专门的核心的能力,这个得练。

58:00 “屠龙技”是乘法而不是加法

唐海程:

接着那个点说,我觉得很多的技巧,比如PPT,Excel之类的东西,它是附属于乙方技能的硬件,相当于你尝试把你自己当做货物,其实在做简历上的交易。然而有一些我们今天提到的能力,其实还蛮难去写到简历里,因为它的本质在我看来是非常甲方的技能,导致这个东西有点像“屠龙术”一样的状态。

但是我觉得,这种类型的技能像游戏里面那种加攻击力20%,加防御的20%。如果你攻击力只有5,那只有加1。但如果说你攻击是1000,效果就是加200。但PPT我知道它永远只能加5。我觉得大概率差别是这个点。

白一喵:

我很喜欢你的类比,它是乘百分点的加乘,而不是加法。

59:02 你是游戏世界的哪个人物角色?

范米索:

从你的这点延伸,我突然想到我以前小时候玩的那些游戏。它有人物属性,10级之前大家都一样,到10级之后你要去找NPC,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角色。NPC会让你选择,比如说有刺客,也有奶妈,也有其他力量型的人。

我那时候选最多的是刺客,因为我会疯狂的去加他的敏捷。在我看来,敏捷这个东西让你反应非常灵敏,身形小巧等等,一击必杀的那种感觉。所以我觉得在游戏的世界当中,你可以反向去推,你想要给自己培养怎么样的能力,我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

白一喵:

我想想我可能会选法师。我很懒,我喜欢借力。(海程:我也是)

范米索:

我可能是喜欢突击型的那种,比如战士。一般玩的那种角色也基本上是偏那种突击型的,我最不喜欢的是类似于奶妈的角色,虽然我知道奶妈是非常重要的。你知道我当年在玩魔兽的时候,大家在抱团打boss,缺最多的是奶妈。我们只要奶妈,你不要过来,我们已经有力量,已经有敏捷了,我们现在缺奶妈求奶妈,小广告里面全部都是求奶妈之类的。

在游戏世界中,奶妈她可能是怎么样的角色?能力其实很难外显,只有在你要打boss时,重要性才会凸显出来,甚至是承担了一种背负你们生命的感觉。而且奶妈在我看来是比较偏耐心型的,你要持续输出,你的耐力值可能会要去点击或者怎么样。

像我自己,我发现我在扮演奶妈这件事情上,我做得非常糟糕。我做奶妈出现过什么事故,导致我被全队友喷了,是我奶妈没有站在该站的位置,还把怪往伤得已经不行的人身边引,导致团灭了。你奶妈的角色如果没有做好,你整个团都没办法了。

奶妈很像什么角色?后勤。而你的后勤,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那种状态。但实际上,奶妈她本身具备一些很强的能力,却容易被忽略。

白一喵:

你的例子让我想到,用奶奶类比很好,原因在于说它其实会给人理由我可以晚一点再发展它,等我需要的时候再去发展。但实际上你真的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再发展已经来不及。

这特别像在职场里,大家特别希望有朝一日能遇到大佬,在他面前展示才华,从而得到提拔。但其实我们面试过的人都有经验,一般前面几轮面那种职级比较低的人,他们可能会问你的技能和经验。真正顶层的老大,他会看你的人的素质和品性,可能是通过观察或者试探的方式。

你会发现越是跟影响力大的人(所谓”高级”的人)相处,其实人家看的反而不是你的技巧层面,他看的是你这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品性 这个东西装不了,你临时再去表现——自己很有耐心、很有态度、言行一致,这些是装不出来的,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图片

-END-

希望我们的播客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收听,播客节目 『空无一物』

主播:

图片
图片
图片

欢迎关注我们此外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同时我们也期待您的反馈,如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或者我们三个人的公众号给我们留言。

与此同时,也欢迎对我们进行打赏,打赏金额将被三人均分及播客制作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