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介紹』

欢迎来到“空无一物”,这由三个无业游民发起的一档以赚钱、生活、成长三点为主轴,融入历史、战争、西方文化、投资等视角,结合当下去探讨我们该如何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活(生存)”

播客收听方式:

🎵 1.点击图片,扫码收听

(小宇宙APP专属邀请码:KWYW

🎵 2.播客平台搜索 『空无一物』 进行订阅。

Vol.11

本文时间轴

话题起因:海程的恐惧点

5:10 佛系至极,一个典型的"顺应"案例

14:17 保持合理范围内的硬刚

25:17 用成熟控制你的蜥蜴脑。攻击和顺应都有前提。

34:33 “顺应”和“适应”的区别是什么?价值观一定有代价。是一个投入产出比。

40:46 一个新视角看待上海名媛群。

44:40 信仰是你的惯性。你最大的痛苦,来源于你有得选。

49:00 潜龙勿用,实力不足先蛰伏。

57:12 总结——顺应是一个策略。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策略。学会保护和驾驭你的不成熟,调和身体里的对立面。

话题起因

唐海程:

我是一个战士,有一次我跟小白聊到过几组集中的困扰,有一组困扰是——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选择去顺应它(所谓的佛系),还是说你会强行硬上把这件事情给搞定?

我身边有很多佛系或者身心灵的朋友,差不多每两年就会有一拨人会对我产生一些集中的影响,我可能会佛性几个月。可我发现一旦我佛系,其实我不太好,当我停止佛系状态变好一点,又开始“大砍大杀”,进入到一个循环模式。

我之前可能会认为“顺应”听起来更高级,“硬刚”像是一套无止境的内卷游戏,就会去想是不是有一个东西能够救赎你。从我18岁到今年差不多九年了,我会发现在,过往的状态只要我“顺应”就会遭受重疾,只要我“硬刚”大家都安静了,我说啥是啥。我会希望自己开始有一套策略,去应对生活中的一些挑战。

举个例子,就像这张图,我之前特别恐惧,现在对我来说仍然是个很大的挑战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leeping beauty

看到这张图的那一天我特别怕,这是我极少数害怕的东西。我们有个群聊,米索的AI给我们传来这张图的时候,我很无意地点开了,当时整个人都崩了。我一看人脸是绿色的,我赶快跳出来,看到他下面说the sleeping beauty,我心想绿色的人一定不是好图。

其实你细看只是有一点点绿,它其实还是黑色,因为早期埃及的木乃伊制作的工艺就会导致人会变黑,后期的人是金黄的,所以这是一个中王朝时期的木乃伊。

我当时看到可懵逼了,后来我想跟小白去看这个的时候,我也怂了。今天是找了一个下午,还有你们两个人在,我打开发现其实也还好。我也联想到,曾经我跟我心理咨询师去看小河墓地的楼兰女尸,我之前也会感觉特别恐怖,但其实后来我会发现还挺好看的,甚至问我心理咨询师能不能把那张图片给我当桌面壁纸用。

我就会想到这个话题——你在面对一个对你来说真的很有挑战的东西,你会选择直视它,接纳它,还是屈服于它,或者硬刚,哪怕死了又得硬刚。

这套逻辑,我可能用一个比较神话学的故事解释,北欧的神话里,英雄死了都会上一个叫“瓦尔哈拉”的天堂,最后大家会面对一个共同的命运叫“诸神的黄昏”,简单来说,和反派大打一场所有人都得死。

相当于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必死的,但是大家还在做准备。对抗一个他们并不能战胜的命运的时候,他们选择也不是现在就开始佛。

我没办法很好地接受佛教,可能是因为我的观点比较倾向于北欧异教的状态,会更有攻击性或者生命力。就像当年罗马帝国多神教的年代,接受了基督教以后,那个时代的生命力开始丧失。

你再看当年庞贝的那些雕塑,和中世纪的时候对比,你就会发现整个人的生命力的丧失,就会变得僵硬。我就想到了今天这个话题,在我看来它包括攻击力,可能也包括了一些生命力。

图片

范米索:

我可以谈一下今天上午的事情。实在是太累了,那个累是因为帮我客户coach了一个特别佛系的学生

我们就差一岁,她在北影读研,学校也挺好的。但是我在coach的时候,会发现姑娘是真的佛系,她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很佛系”。客户给我的反馈是她朋友圈基本上不发东西,平时也不像正常的青春活力的女生,整个人非常内向和安静,更多的时间可能花在看日剧看动漫这样的事情上。

姑娘本科读新闻,研究生去读了摄影,因为觉得还蛮喜欢摄影的。我就抛了几个问题给她,比如你有很喜欢的摄影家吗?但你会发现,明明她说喜欢摄影,但我感觉不到。

哪怕是我这样不玩摄影的人,都能跟她简单说几个我喜欢的摄影师。比如国内的风光摄影师,比如林海音,他在摄影的时候可能会拿一个撒了水珠的玻璃杯,近距离贴在模特的脸上,用光折到杯子水滴上,再透到那个人脸上的那种光斑,就会很好看。

我大概跟她说了一下这个,因为我是在观察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很喜欢,但我后来发现,我在她的面部表情上看不到任何的激情。你对一件事情热不热情,我看你眼里有没有光,我提到这件事情你是不是兴奋的,就能知道。

人的神情是很难掩盖的。但是很遗憾的是,我感受不到任何的激情,也感受不到她想和我讨论的那种热情,即便我已经抛出了一些我对摄影的看法等等,我是希望去挖掘她更多的内在驱动力是不是摄影,但我发现好像没有。

还有一点,她的家庭背景非常普通,没有资源,从江西来到北京读研究生,社交圈也大多是跟她一样的佛。问及想要的东西,她没有欲望,没有野心,就像一个木偶。她很乖巧,全程盯着桌子,从来没有抬头看过我。包括我问到她未来的人生计划也没有任何的反馈。

你在对话一个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觉得自己平平无奇的人。她接受了这样的“顺应”,她也说之后可能会回老家结婚,她会把婚姻当成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或者说是之后的依靠。

我当时内心其实蛮感慨的,我挺难受。我不是为她难受,而是整个训练下来,我感觉我胸很闷。你在coach一个已经认命了的孩子,你感受不到她身上有任何的活力和动力,就连我去挖掘她的兴奋点,比如摄影,我也发现她没有任何想要跟我深入的聊对话的欲望,包括整个阶段她从来不会主动发问。

这个case是我看到的典型的完全顺应了屈服了。不想再去奢望更高的东西,也许她内心有,但她没有表达过,你眼里也看不出她对于一些东西的渴望。

她现在可能是25岁,但人生三座大山——结婚、生子、买房,三座大山压下来的时候,她怎么办呢

学生阶段尚可不考虑赚钱。再过一年毕业了,26岁了,还只是职场新人,未来几年当中怎么办呢?你拿的薪水是多少?男友家庭可以支持买房吗?当很现实的东西压下来的时候,我不知道姑娘如果还保持这样佛系的状态会面临什么。

其实我很不想用一些很残酷的事实去唤醒她等等,但我觉得她既然现在这个节点遇到了我,我已经给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也只能做到这里了。能不能醒、能不能顿悟,就看她自己了,我真的是没有办法去做到渡她,因为我也不是佛,连佛都度不了4种人,更何况我。

这是我今天早上遇到的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图片

范米索:

在我的世界观里,我会选择在我能力范围内的硬刚。

包括我当时在报社,吃过一顿饭就决定要去北漂。我爸是第一个出现非常剧烈反应的那个人,他说的话类似”你翅膀硬了?“。我的人生经历就是从小在跟我的父亲做对抗。

而且他非常轻视女性,甚至会觉得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我就会去跟他做对抗,因为他学历比我妈高,还会拿这件事嘲笑我妈,虽然是开玩笑,但我听着会很不舒服。

当然现在已经好了,因为我也大了,他也老了,人都会趋于平静。但是我跟他不亲近,我从小在他的打压下成长,他一次次否定我的努力,否定我的成绩,哪怕我拿奖学金也没有用。哪怕我得了很好的成绩,他都会觉得,你应该的。

如果失误了,就会迎来疯狂的一顿暴打。棍棒教育让我对原生家庭的关系产生极度的反抗,这种反抗就导致在我后来面对一些不公会直接跳出来,或者说我会尽可能去争取去捍卫某种东西。

比如为什么我不进大厂,不去其它地方,因为我要捍卫我的自由,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捍卫自己的权利,所以我在培养的都是我未来想要的那个东西。所以本质上我觉得人不能太佛,不能太顺应,这是我的观点。

因为人总该有一些你要捍卫的东西。对我而言,我现在要捍卫的就是我的自由,至少可以“飞行自由”或者是“时间自由”,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了。

你们怎么看?

白一喵:

首先,我想要为“顺应”这个概念正名,因为大家可能会把它误以为是“屈服”或是“退缩”,原本我对这个话题的第一个反应,是那时跟海程聊到的,这好像是一个生存的策略问题,永远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看情况,该进攻就进攻,该顺应的时候就顺应 。

但刚才听完你们两个的分享,好像话题在朝一个我之前没有预想过的方向展开,也给了我一个新的启发。我的性格在自然状态下,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我是倾向于“顺应”的,这可能跟我懒有点关系。

分享中,我有感受到“攻击”或者“反抗”的正面色彩,其正面意义在于,这是生命力的体现

这让我联想到了两件事情,一个是弗洛伊德的弑父理论。孩子天然是弑父的,意思并不是杀了你爸爸,父亲他可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能包括你家里的父亲,也有可能所有带有这种父权色彩的东西。

我觉得这个反抗是必要的,因为反抗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人他不断的在跟外界搏斗,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这是人生命力的体现。

人随着越来越成熟,都会平静调和,但大家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你不能指望一个特别年轻、没有阅历的人,他就能表现得很成熟,很圆融地处理各种事情,不符合一般的发展规律。

所以或多或少大家都会呈现出某种形态上的或者某一种场景下的攻击性,我认为这很正常,而且应该要去珍惜这样的攻击性。这种合理范围内的攻击如果被打压了的话,其实是会妨碍人的自我成长的。确实是这样。

范米索:

之前韩国有一部非常火的书,后来被拍成剧了,叫《82年的金志英》,讲的是女性在人生的各种阶段得到各种不公平的对待。女主角长期逆来顺受后心理出现问题。结局其实并不是很好,你发现受害者好像又是女生,这个话题可能真的和性别会有很强的关系。

女性天然被冠上一种逆来顺受,包括我妈在面对我爸的指责,没有办法去反驳,因为这是事实。我看到我妈那么无助的时候,我变得特别好强。导致我现在可能在亲密关系里都会出现我非常好强的状态。因为我小时候看到了我爸对我妈的这种压迫,她是很典型的逆来顺受的老实中国妇女。

我就在想,我不能像我妈这样,不能以后老公天天在家里羞辱我,或者以一种很轻蔑的状态在对待妻子。这不是我想要的亲密关系。我想象中的亲密关系就像国外,出门之前每天都要kiss一下拥抱一下。

但我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甚至会施加到我身上,比如说我要抱我妈,我妈会下意识把我推开,会觉得我肉麻。甚至我看不到我爸和我妈的亲密状态,没有拥抱,没有牵手,路上永远都是我爸走特别快,我妈在后面跟着。

我观察到现在发现,这样的家庭不止我一个。

图片

白一喵:

在这里我想插入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也可以把我们的话题往“顺应”这一面去聊聊看,至于有关性别的问题我估计我们要单开一期去聊,因为现在男权女权的问题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但是其实中间还有很多概念大家没有搞清楚,这个可以再聊。

米索的例子里,我想到我对人的攻击性的一个观察。首先我觉得攻击性它有好的一面,这是生命力的一个基本体现,如果一个年轻人没有任何的攻击性,恐怕是真的有蛮大的问题,但是攻击性它有个bug就在于它容易使用过度。

说实在的,我会倾向于认为“退缩”和“攻击”都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基本本能。

有的时候你会放大对外界环境对你的影响,米索刚才那个例子,我试图给一个解释,其实你现在动用已有的成熟的理性,你肯定能够明白,爸妈的状态是他们的事情,我的状态是另外一回事,他们其实不一定会影响到我。但是如果你还不太成熟的时候,你的自然反应就是,因为我不喜欢这样的一个状态,我当然就要跟他对着来。

看到觉得受不了的画面,你的第一反应一定不是我先去了解一下真相是什么,而是直接刚,你凭什么这样对一个女人,所以这个攻击性它本身需要理性去调和,如果没有去调和,这个“攻击”就会变成一种“杠”。

唐海程:

你在群里回应我的话题时,跟我提到因场景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策略。我后来想起来一个点,北海(我的柴犬)经常会因为晚上有一点小小的动静,就汪汪汪开始叫,反应非常激烈,但其实很多时候没有必要。

我曾经还有一只狗叫做莎莎,是一只贝林顿,也是猎犬。它就会很安静,受过非常良好的训练,平常很少会叫唤,但是北海可能是因为我们教子不方,所以比较咋呼的状态,凶还是真的凶。

但是说实话,他的凶很多时候没有更加深层的思考。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很像北海,日常呈现攻击性比较强。刚刚在听米索故事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也许我对这个事情也是有投射的,我对一些现象,可能不太会去理性思考,而是直接刀已经扬起来了。(小白:出手太快刀已经飞出去了)

唐海程:

你想想那种100个妈咪在我门口(米索:你会下意识开启防御机制)

白一喵:

这是人的大脑构造引起的,人的大脑里面有不同的1个区块,最低级的部分是蜥蜴脑,跟随动物本能而来,但它又是年头最久的,也是人最不容易改变的一块理性的那一部分大脑,相对来说比较年轻,如果你不好好地发展,它确实会弱一些

蜥蜴脑都是从猴子进化过来的,当然会保留着千百年来,上亿万年来的基本的记忆,会去放大很多事情对你的实际影响。在以前你必须要时刻保持机警,比如草动一下,你必须一惊一乍地躲开,因为选择等一等,可能狮子就冒出来一口把你吃掉。逻辑上看,草动了其实并不一定会有实际伤害,但你的蜥蜴脑会告诉你不行,你必须要马上做出一个反应,不然你就挂了。

范米索:

其实我也会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性别,导致我产生不同的思考?假如我是男生,可能会觉得我爸的行为方式是合理的。

白一喵:

这个事情如果我们脱离情感和心理探讨,就很功利地把它当成策略问题去思考,其实你会发现纯攻击的模式会有bug。因为攻击模式通常是短平快,海程发的小视频里面就有讲到,假设你的攻击能力特别强,你会打赢很多小仗,但是最后你会忘了打更重要的大仗,而且你已经提前把时间和能量都浪费了。每个小战你都打赢了,你都获得了成果,但那个成果不是你要的,而且你更想要的成果你忘记打了。

特别常见的例子,我会观察网上的杠来杠去。作为社会学观察的一个视角,你能接受物种多样性。但有的时候,你也会发自真心的想一想,这群人拿杠的时间多读读书、看综艺开心一下、多背几个单词、润色一下论述PPT不好吗?为什么要把你的精力浪费在这种地方?

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你如果已经陷入到了攻击模式里面,而且你已经很习惯了,你自然不会停下来去想一些同样需要耗费脑力,要慢下来思考的一些策略性的东西。

范米索:

今天的话题,我理解为需要有个前提。比如我不是永远都在硬刚,有时候也会顺应,只是在面对一些情绪上带给我压迫感,我会知道我很不舒服,我需要去反击了。

比如我去日本,是因为周围的环境都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浮躁的风气,各种画大饼,而且你想15、16年状态,天天好像钱就在天上飞,但是你又摸不到的那种感觉,就跟你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就很难受,觉得我就想要去踏踏实实的去踩到地上去做一些事情。于是我就选择不顺应那个环境,我去对抗了,把自己推到另一个环境,这可能是我对于职场,我对于环境的一种反抗。这个反抗可能就又到另一个极端。但是我不会后悔,因为我知道我顺应不了。

身边也有朋友是选择了顺应的,他们现在也可能熬过了,有些人他知道要先暂时顺应,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硬刚。比如说投行的朋友们,或者是某些薪资很高的程序员。硬着头皮几百万一年,先顺应一波,这是拿命先换钱,可能换到了他觉得ok的状态下,自己跳出来去对抗以前的顺应模式。所以在我看来,有些时候你可能是短暂性的顺应,而不是一辈子去顺应。

抛开职场这个话题,谈一下婚姻。我遇到过的比较普遍的case,结婚之后发现对方完全不合适,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会选择去顺应,但是他不知道这些全部都是沉没成本,几十年就耗在这件事情上了。

职场上也一样,有些人进了企业或者岗位,他发现自己找不到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和意义在哪里。但是为了钱,或者是光鲜的title,开始选择了顺应。这种顺应会让他渐渐的陷入一种“反正我也去不了哪里了”,而且时间长了,年纪大了,更可不能去哪里了。很可能你的技能也没有打磨出来,你就在那个岗位上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图片

白一喵:

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回抛给海程,你觉得“顺应”和“适应”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唐海程:

你提了个好问题,因为你刚刚在说的时候,我瞬间和我之前的很多东西都挂上了。

曾经有一套理论,论证小动物什么时候会迁徙。如果外在条件不变,小动物会轻易呆在它原有的栖息地。只有出现极坏和极好的状态,才会去迁徙,假如这里只有1个葡萄,前面有10个葡萄,而且我只要走一步就能得到,我才会去,或者现在这里1个葡萄都没有,我也必须走了。这个逻辑在我看来是一个“适应”的行为。

在我看来,“适应”是一套策略,“顺应”是一套价值观。

再举个例子,“适应”像是一只小动物在森林里面走来走去,遇到熊的时候就苟着,遇到小兔子的时候把它吃掉;但是“顺应”的状态就是臣服游戏,遇到兔子鞠个躬,遇到熊也鞠个躬,遇到小草也鞠个躬,可能平常就摘摘苹果,这样子的状态。“顺应”他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在。

这件事情我觉得很好玩,我又想到历史上,智人是一个非常擅长YY的物种,大家会去意淫一套价值观,解释世界何以为此。举个例子,假想我们都是野猪的后代,我们是个野猪部落,因为我们信仰野猪,所以我们要崇尚武德丰沛,隔壁部落崇尚的是无花果,所以他们倾向于顺服。在我看来,那套状态和我们的投资哲学是一样的,这是一个价值观,价值观是一定有代价的。

按照“适应”的逻辑来说,如果我们真的适应得那么棒,我们应该每天都能抓住涨停。你想想每年那么多交易日,算每天涨10%,差不多7天就能翻一倍,你很开心快乐的。但是你会发现巴菲特一年的收益率也就这么多,其实他选取了价值观,而没有采用100%的“适应”。因为单纯的适应某种程度上是投机,他需要对时机把握得特别好,而且在大量的重复操作中间一定会翻坑的。

我印象特别深,国家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北京人头盖骨”。为什么会出现头盖骨?很简单,他有一天出去狩猎的时候被别人抓住,吃掉脑髓剩下的脑壳。换言之,如果那天好好呆在山洞里,没有出去他就不会死。但因为他有大量的需要去“适应”的动作,需要每天出去狩猎。就有点像我那天录视频一样,你再怎么适应也可能会翻车,一旦翻了一次车大概就挂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像查理芒格这种“安全边际”的价值观,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就不会去了。其实在我看来,价值观本质上是投入产出比,投入最少的能量获得最多的能量,或者说投入最少的痛苦,获得最多的快乐**。**(小白:我同意这个解释)

这时牵涉到完整的思考策略了,假如你投入1份痛苦产出5份快乐,是个人都会这么做,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一切都有风险和不确定性。

举个例子,米索今天的客户。

她的策略里可能投入1份痛苦,产生的不是5份快乐,而是2份痛苦

这两天我重新在思考投资上的很多东西,我跟我的投资操盘手聊,就问你为啥买这玩意儿,聊着聊着我就从个股到行业,再到国家,最后我发现其实他的所有逻辑某种程度上是在赌国运,说白了他在拼信仰。

如果我是个预言家,能够把一切的不明确都明确,这时把我所有的操盘手开除,哪怕每天让北海下单,也会比他们做的好。(不存在这种假设)

每个人要的快乐和痛苦的东西还不一样,这个世界还存在一些 sm之类的,也许你觉得不开心的东西,别人觉得可开心了。

图片

白一喵:

其实聊到这边,我突然觉得也许我们今天播客的标题应该要改一改,我突然意识到硬刚和顺应其实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概念。硬刚是一个非常外在的表现,带有一点点鲁莽的感觉。跟他对立的概念应该是退缩,而且在我看来,这两个事情其实内在是合一的。都是面对外界刺激的生物反应,如果你能力比较强,你就硬刚,反复硬刚几次,刚不动你就退缩了,以后就觉得打不赢,要不就这样吧。

我整体态度是喜欢顺应的。顺应在这两者之上,基本的逻辑是因为世界在变,它有很多不确定性,你只能顺应。你只能根据每时每刻的情况不断的去调整你的策略,至于此刻你在进攻还是在防守,这完全是个人主观的判断,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别人的观感跟你真实意图经常是不太一样的。

一个热点例子,上海名媛。虽然有人说是假新闻,但还是有讨论的必要。

我当时就在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我的状况是我知道我除了美貌一无所有,而且我很明确地知道,光靠我的美貌并不能得到东西,而且我知道我要钱,我要富贵。尽管我知道这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这真的是我想要的东西,而且我要短平快地去获得,我也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我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去获得这些资源,认识明星,嫁给明星。

主观来看,是非常积极的一个进攻,因为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我要。至于别人说你是在搏出位,还是说你是在堕落,或者说你在退缩,你没有追求女性的独立自主,那是外界的判断。本质上攻击还是防守它都是一个策略,既然谈论到策略,它最终都会回归主观,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明白。

范米索:

我突然想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包括越王勾践的故事也是。如果他当时反抗了,他还能活下去吗?他还能卧薪尝胆十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吗?都做不到。

图片

唐海程:

举一个有点冷僻的例子,英国的海军的信条是“攻击”,哪怕别人有三艘船,我只有一艘船也一定要强行攻击。这会导致大家因为都接受了信条,他们不做任何的判断。

很多时候你分析投产比,最大的痛苦点在于有替代选项。

因为英国的海军崇尚进攻,所以它就只有一个选项可以选,这很简单。但像法军的经常的状态走下坡路(狗头保命),这也是他们取向。道理上法国会占优势,处于下风其实意味着炮能开得更远,也跑得更快,听起来很棒。但上风更有利于最后跳帮去做攻击位,这个时候反而英国的人表现比较好。

另外一个例子,罗马不会灵活调整它的外交状态,往往会保持一个当时看起来不是很有利的外交政策。但是他保持了非常大的明确性。一个比较明确的,一般来说不会去变的模式,这是所谓的价值观。

当他有一套非常明确的模式的时候,无论是他的盟友,还是他的对手,都比较容易协同。大家都知道罗马倾向军团攻击,和英国有点像,它不会在占领地区大搞烧杀抢掠,它更加倾向于去治理或者分化,而不是搞焦土政策。

所以这个时候,他的敌人也会有预期,我投了降,你也不会把我直接先骗后杀,他也会知道你的军队也不会逃跑,这时候他就非常明确,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投降。

其实就有点像当年国共内战,国军的士兵非常清楚共军很难打,共军来了反正也打不赢,但是他们又不会杀俘虏。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举起手来(投降)。

借用阿德勒的解释,任何人采取的行为模式一定对他有利。也许在过往采取的模式一定对你有利,而且是重大利好,你才不愿去调整你的政策。任何时候最理想的状态就像管理,强调的是”全变“或者说”适应“。但是往往大家还会有不同的管理思路,就像郭台铭喜欢军队的管理,像乔布斯、任正非也有各自不同的管理,但是他们都是“适应”的产物,他们一定会有阶段性的状态。

举个例子,可能这一两年,他的管理风格也许做的不如其他人好,但是从长线来说,这样能够让他和他所有的人都能保持一个比较节能的判断的状态,这样反而更利于长线管理。

白一喵:

但刚才海程讲到阿德勒的理论,要特别澄清一个概念,前提是人是健康的,没有陷入心理疾病。人在健康的状态,他的行为会包含一些基本因素,但只是一种意图,并不代表逻辑上最终对他有利(海程:对,只是他认为对他有利)这是你大脑的自然反应。

回到刚才米索所讲的例子,看到不公的现象第一反应是硬刚。如果你跟我聊这件事情,我一定不会说你的方法不合理,或者你有问题。

因为你的行为本身包含了合理性,可能后面聊的方向是,为什么你会觉得这样不好,你觉得什么样的关系是好的,就代表了你的正面的意图,但是你刚的手法本身可能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就讲逻辑,其实你刚别人跟你获得幸福之间,好像也没有什么逻辑关系。

图片

范米索:

你还给了我一个启发,我要再补充一下,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投射到很多我们当下的环境中。我回忆了一下之前,比如小学初中的时候,我明明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虽然我会觉得很不公,我会为我母亲愤愤不平,但是我没有能力,这就意味着我即便去跟我爸去argue很多的东西并没有意义。我那个阶段的能力无法对抗环境。

我想到一个例子,实习生干了一个月,就跳槽去另一个公司再干一个月,不停的换。

他就很像小时候的我。刚毕业的实习生在公司里的经验不足,没有达到几年的老人的能力,为什么公司要给你这么多你想要干的事情呢?公司可以培养你,但前提是你得先从琐碎的事情做起。你一个月就想拿一个大的项目做项目经理吗?不可能,这不合逻辑。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看你有没有能力。你如果有能力,才硬刚。包括你在怼人的时候,你可以”怼“,但前提是你要举证,你经历过,你有证据,你再去硬刚。

如果你没有实力,我建议先选择用另一种策略——顺应。越王被俘获的时候,没有实力,所以他选择先顺应,为的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他而言,本质上,顺应是一种策略。你是真的在顺应,还是在拿顺应做策略,是不一样的。

白一喵:

一种是你屈从了身体的本能,你是浮萍,在随波逐流。另一种是你经过了理性的思考,现在采取的姿态,对你来说是最好的一个方式。

唐海程:

蛰伏,潜龙勿用。我之所以偏好攻击策略,没有采用退缩,或者顺应的策略,往往是因为我在非常进攻的状态下,我能够爆发更多战斗力。举个例子,我的攻击力只有1,要打的怪攻击力为2,有的人常规的策略是先顺服,但我可能会强行把自己的战斗力短期内提升到2。

那个状态非常像当年的日俄战争。常规逻辑下,日本首先做的应该是蛰伏,毕竟清朝都干不过俄国,日本也只是勉勉强强干过了清朝,俄国可比清朝强多了。日本当年有一个选择是给俄国去当小弟。但是他选择的方法非常极端,他动员了所有的能力,在远东和俄国开战。相当于俄国是战斗力为8的巨人,但是他在远东只能投入2的比例,但是日本也许就只有1的战斗力,但他强行把自己动员出1.5,再利用俄国松散时战斗力可能只有1.75,接下来战术博命,结果靠着这个大大的缩短了他的历程。

我更偏好用攻击的方式,可能因为我用这样的策略获益过。就像日本也会有路径依赖,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和德国打、印度支那的战役,最后和美国打,一路在用同样的东西。**路径依赖最后会产生一些问题,可能策略在当初是适用的,但当外在的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用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白一喵:

我刚刚联想到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进攻防守。我的观察是,现在从社交媒体上来看,现在比我们更加年轻的人,好像大家都有很强的正义感,我觉得是好事情,大家向善向美的心是在的,会呈现出大家会有呈现出一种批判性,比如批资本、批资本家的不是,他也会是一种攻击性,但你看多了会觉得它里面少了一点理性的驾驭

我昨天看到沈奕斐老师的节目讲评魔都名媛事件(👉阅读原文)里面有一句话,真的是过耳入心。她说大家应该要学会用道德来要求自己,用法律去要求别人。**因为人的天性是对自己宽容,对别人严苛,大家经常是用法律来要求自己,只要没有违法,都ok。**用道德要求别人,比如要做独立自主的女性,不能丢人现眼,比如你为什么当资本家的走狗等等。

虽然不可能要求大家在每一个维度都做理性的分析,但是你把这句话当成一个警言,能够起到自我行为的过滤作用。做事至少会先过脑子,你攻击别人有好处吗?很可能只是浪费了无畏的能量,甚至可能得到坏处。

图片

范米索:

你可以去选择你要的人生,顺应可以作为你的策略。某些东西,某些感情,某些工作,甚至是在涉及到人生大命题这些事情上,你都可以顺应。但是你要清楚你在遵从内心,而不是屈服你身体的。千万不要内在与外在冲突不和谐,你的人生会活得非常痛苦和压抑,这是顺应带来的一个弊端。

唐海程:

今天其实解决了我之前一个点,之前我会在佛系和武德丰沛中反复摇摆,过往的经历导致我对“佛系”有非常浓重的恶意。回归到更本质的思考点,是个投产比问题。在不同的场景下,因为你面对的竞争不一样,你要拿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你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

我之后可以去整理一个类似数学模型更加理论化的一个东西。比如别人的实力在这件事情上超过你多少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再加上一些变量,包括信息有很多模糊,是否有替代的选项,最差的结果等等。作为一个决策模型,它其实可以有对应的不同的策略。我觉得军事书还有一些生物书里应该会有这种东西。

白一喵:

营销学里面有一个原则,要尽可能地对年轻人做沟通。我从这个原则出发,默认我们的听众都是比较年轻的人,我写了3点,作为最后给大家分享。

1、**要去保护身体里的不成熟,孩子气的一面。**因为这是你生命力的一个表现,一定要好好地去保护它。

2、**慢慢地学会用理性、成熟去驾驭你的不成熟**,你不能让它以非常原生态的方式裸奔。

3、**学会调和身体里的对立面。就像MBTI里面讨论到的,每个人的人格有倾向性,有的人天性偏向战士,有的人天性更偏向谋略**。如果你是战士,那就在身体里面调和谋略的部分,如果你是谋略家,那就适时地展现你的攻击性。

范米索:

很有意思,瞬间把“顺应”“反抗”说得更有深度了。今天收获很大,谢谢~

-END-

参考资料

视频:《我为什么讨厌对“上海名媛群”的嘲讽?名媛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人:复旦大学-沈奕斐

书/韩剧:《82年的金志英》

BGM:《王者战歌》言雾语

小僵尸表情包 via 符录

希望我们的播客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收获~

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收听,播客节目 『空无一物』

编辑 | 方糖呐

图片 | 方糖呐

主播

唐海程

(公众号:海程的无限游戏)

是一位分析师/企业战略官,擅长打造系统,格局和战略视野极广,毕竟是历史系人才。


白一喵

(公众号:增长潘多拉)

擅长商业策略、团队与组织构架管理调整。


范米索

(公众号:范米索)

个人品牌/中小企业/副业咨询,擅长将思维认知、个人成长与赚钱能力直接挂钩,目前已探索了20多种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