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 一个人是如何错过自己生命中的贵人的?
『播客介紹』
“空无一物”是一档由三个无业游民发起的播客。以赚钱、生活、成长三点为主轴,融入历史、战争、西方文化、投资等视角,结合当下去探讨我们该如何在这个社会更好地“生活(生存)”。
播客收听方式:
🎵您可点击上方图片,扫码收听(小宇宙APP邀请码:KWYW)
🎵也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一键直达播客现场!
🎵还可以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 『空无一物』 订阅我们,收听本期播客。
摘要:
理由:其实这个想法就是一个逻辑上的取反。最开始我会关注这个话题,是因为看到很多朋友、还有媒体都会去讨论怎么才能更好地遇到贵人?或者说贵人也可以视为一种机会,那怎么去抓住一些你稍微不注意就错过的机会呢?
你会发现这个问题是非常开放的,答案无穷无尽,我当时就在想,要不要我给它反过来聊一聊,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的一些习惯、行为、态度,导致你过了一些好的人和事儿?我这么想的时候就回想一下我的经历,好像存在类似“错过”的问题。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大多数人并没有思考过自己错过了哪些贵**人**,大多数情况下只会注意到被谁帮助了。也许这个问题,可以启发你去思考:
1.是否因为没有识别出某些贵人,导致“错过了”。
2.是否有可能机会送到了你面前,但你选择了不要?
三人关于贵人的定义
小白:其实我认为【贵人】只是一个指代,“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些特定的机会,之所以贵,是因为你错过了就没有了,它相对来说是稀缺的。一旦你能把握住,他对你的人生可能都会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你甚至可以认为是一个事件,这个就类似于我们找工作去面试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其实面试官都不会给你反馈,不管你过与不过,偶尔遇到一个面试官,他可能会给到你一个非常真诚的反馈,也许那句话就会影响到你很多。
米索:我能识别到的,可能更多的是——我是别人的贵人。因为我的确改变过一些人的生命轨迹。
海程:我这边去定义的话,首先它能够去交付一定的价值,但如果是那样的话,和专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觉得真正重要的点是,他能够去打开你对这个世界更多的认知,而且刚好是在你需要的阶段,能够去帮你去看下一个阶段,或者说看你当前战局里面的审时度势,把你搞清楚状况,我觉得这件事情特别重要。
然后再加上小白说的那个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稀缺性。就是过了这个坎他就没有了,而且往往这些人确实(年纪)会比我大一些。这个时候相当于就是说,相对他走过了一些路,路上的坑他已经踩完了,这个时候他可能会给到你一些更优的路径,并且能够讲明白。这是我对贵人的定义。
米索:我基本上理解也是类似海程的概念。一个贵人除了刚刚谈到的稀缺性以外,还有一点,他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是免费的,他跟专家不一样,他可能真的是在做类似于用爱发电的事情。而不是我为了索取你,然后我才给你提供帮助,他给你的帮助真的是不求你去回报的。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可能给你人生的某句话的指导,或者说他跟你一次对话,可能就真的改变了你的整个人生。
其实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选题的重要性,我现在突然想了一下,我觉得很多人他是不具备识别“贵人”的能力的(这个点待会展开讲)。因为“贵人”很容易被错过,很多人都是发现不了所谓的“贵人”的存在可能性的。
海程:我补一个点,贵人,我觉得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如果说你和他建立了关系,应该还是在一段时间内有持续的支持,而不是类似面试时提供反馈的“一字之师”,二者是有差别的。贵人的话,我觉得是至少在一个阶段,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小白:但其实在我的定义里,那种(一字之师)场合其实也能算“贵人”。因为虽然他话不多,也许他跟你的人生的交互只有那一刻,但是那一句话真的能够点亮你。那种场合它之所以能够点亮你,一定是因为你脑袋里面有些对你很重要,但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乔哈里窗)
平常周围的人恐怕也没有这样的一个能力去发现你在那一块是有盲点的,即便他们发现了,未必有动力和能力告诉你。当然,这种所谓的贵人,他跟你的交互可能就是在刹那之间,那句话你听进去了,那就对你有用,你没听进去那就错过了。
自己曾经错过了哪些贵人?
小白:如果是我的话,我其实想到的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串的人。现在回想,在小时候我经常就会得到一个反馈,说我这个孩子好像挺爱研究的,很有逻辑。其实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从小到大的外部环境整体都还不错,大家会给到你这样的一个反馈。但也有可能你周围都是这样的人,包括同龄人也都是这样的。我这边得到的信息解读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你看到了真正更厉害的人,所以我很难对这样的一个反馈给予直接的认同,而是不断在摇摆。
这样的声音听多了之后会倾向于会认为,别人就是表面上夸夸你而已,我不认为我具备这样的一个能力。比如大家觉得你很会做研究,我就觉得,我没有很会做研究啊,有人比我更厉害;大家说你逻辑很好,虽然话说的不多,但每次说的话都还挺有点的,但我觉得不会啊,我觉得刚才我说的那段话就超级混乱的,完全不觉得逻辑好。
那个时候你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更没有人告诉你——人的差异性是很大的,每个人在同一件事情上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也许你觉得很烂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就很珍贵,也许你自视甚高的那一部分东西,别人根本就不在意。
当时因为我现在这么归结起来,可能当时是缺乏这一方面的这种知识,或者说教育里面也没有这一块,所以就导致你对很多事情会有错误的判断。如果我当时去知道这些所谓的常识的话,也许我能更早把这些正向反馈听进去,然后在我的身上进行改变。因为可能类似这样的反馈来自于非常多关心我的人。但现在回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都没有把这个当成一回事。
米索:我可能是单独的场合当中的一个贵人。就像刚才小白定义贵人的一个点,他可能未必是在一个时间段给你提供知识,就只是一刹那。我就联想到,我怎么莫名其妙来北京的,这段经历当时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
(音频转录3260字,公众号写过,就不重复造轮子了,建议收听播客)
海程:我这两年越来越会发现,我在之前跟我家里人沟通的时候,我错过了很多东西。举个例子,因为这段时间我在做fund,涉及到大量的法务,我爸从我十七八岁就跟我说,你得学点法律,不能当个法盲,但是到现在我还是一个法盲。
相当于是过了那么多年,我会发现他说的是对的。可能因为早年人比较叛逆,所以这个时候我总觉得我爸妈老跟我说废话,之前我感觉我妈也在耳边萦绕“做人要开心,开心最重要”,反正就是类似的话。
其实上周我们在想自由职业那个东西的时候,然后又结合就是说这周我又重新去思考关于很多投资的事情,我就会发现对我来说我在做很多生意里面最重要的一些能力,比如说怎么去设局,然后怎么去识人,怎么去揣摩一个人的动机,包括能够让那个人做出自己期望的行为,怎么去识别利益,这些东西我就会发现其实是我从小跟着我爸妈学会的。
但是这些逻辑,举个例子,我的政治斗争能力一般。其实很坦率说,我觉得是因为我小时候比较杠,导致我爸妈没有教我这个东西,我就相当于学了一半,然后在大概前两三年,工作中间遇到一些事儿的时候,我当时就非常懵逼,就因为突然一下管了很多人,包括后来出现供应商黑吃黑或者之类的问题。我跟我爸说的时候,我就会发现我爸对这个事看得很明白,他跟我说你要去打击这个人,那个人你不能动,然后这个人就应该是这样。后来我家里人跟我说爸爸之前是怎么去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发现他的很多能力我之前是不知道的。
但重新去看的时候,我最近时常会去想的一个问题,如果说这件事情我爸爸妈妈遇到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去想? 我伯伯、我姐姐这些人他们遇到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去想这些问题,然后这时候我就会发现我之前的东西没有学全。还有两个更悲惨的故事……
(音频转录1899字,卖个关子吧“海程如何完美地错过了事业与赚钱的2个好机会?”建议收听播客)
海程:上周我爸爸跟我打电话说,你伯伯最近终于最近不逼逼你了。可能因为我让我伯伯大失所望,对对,放弃治疗,对我们家里面男生最后基本上都没有符合我伯伯的期望。
一开始他都很希望大家去做政府,然后结果就搞的出去搞,做生意的做生意,然后反正都没有符合他的预期,到最后其实就像我最近其实有在看,也许他当年说的路,我不能说他是最优解,但是其实他当年提供了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很优的一个解,而且确实在他们那条路上他们很会,然后这个时候我觉得是因为我之前的一些偏见。
海程:就举个例子,就像我之前可能因为从小在这种大院里长大,所以就对政府那套之前不是很喜欢。然后但是其实我这两年重新去看毛选的时候,我就会发现他讲了很多东西真的很有道理,你真的去把这个东西重新读懂,然后再往回套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确实很多东西看得很准。
像我今天上午,其实基本上整个人都在冥想中,我其实就在去想我之前错过了很多不仅仅是人,包括很多的思想观点,或者说一些别人说过的话,然后我重新捡起来去想想,有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别人说错了,可能是因为我当时整个人的模式会抗拒这个东西,就排斥掉的这个东西。
小白:跟我们的播客好像啊~就是你当时是没有办法做到空无一物,你的杯子根本就倒不进去。海程这个例子,我觉得我听的过程中特别棒的一点是在于说,它其实是一个特别极致的案例,就是按理说你最好的资源其实来自于你的身边,而且理论上家里人是最懂你的,然后他们大概率的也不会有什么恶意,但即便是这么亲近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更何况是比如说我们现在通过网络,对方也没有那么了解,中间的这种信息差,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海程: 我觉得是这样,大家总会忽视周边亲近的人的观点。就我自己最近这两年有意识地去听我女朋友说的东西,因为反复的革命实践告诉我,就是她基本上杠我的地方,都是最后以她对而告终。
这个时候我返回头去看,因为像当年我家里的人跟我说,为什么要去做官的一个点,就是他们说我的性格和我伯伯很像,都是那种比较偏腹黑型的。但是我伯伯可能年轻的时候,会有一些也杠别人的经验(失败经验),这个时候他其实给你很多帮助。但是当年我没有去听这个东西。
这件事情我就可以做一个对比,我就可以去发现,我有些发小,我爸那一辈的世交,然后他们的子女就相当于也是我的发小,然后他们有的人去开始当公务员。
其实这一两年回去看,我觉得之前有几个像二傻子一样的发小,我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我感觉到就是说我不能用【待办】 ** **不好而利这种类似的词汇,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和之前完全不同。
因为其实逻辑也非常简单,他们在那条路上,他们爸妈还没退休,可以在很多的东西上面能指点到他们,所以他们其实就是说成长的一定会比那种家里面没做过这些事的人干这件事情就懂得快很多。
小白:但是你讲的例子有个不太公平的地方在于说,毕竟你跟你的发小选择的是两个不同的一个路径,所以说你有的他没有这个很正常,我可能会更加在意的是有没有哪个。
比如说具体的能力或者是什么,是你现在会看,除了刚才有关政治上面的领导和法律上面的知识,有没有你觉得是当下你觉得真的还蛮重要,或者是如果你早两年把某一个点听进去,你会少踩一点坑,成长会更快一点,有没有这样的点?
海程:我姨在大概5年前跟我说长沙要买房要买房要买房。对,差不多翻了两三倍了。
小白:这个例子是现在你认为为什么会听不进去?
海程:因为我的价值观里面之前是非常抗拒买房的。因为我觉得房子流动性差,且我很难预期房价的涨跌,所以我之前比较偏好于股票或基金这种类型的东西。
小白:你带着现在的脑子穿回到当时的场景里面,为什么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海程:如果说作为一个后视的视角,他跟我讲深一点,因为买房的这套逻辑,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如果我假设的增长是这样,但是我实际上不是付全款,我去拿到一个低成本的利息,我中间吃利差,然后再吃同时房价的涨跌,那就很开心。
但是我之前对常规房产的投资其实没有那么多经验,因为我预判不了他房价的涨幅,所以就这件事情我很难去做。但是我家里人他们是有这方面经验的,但是就是说我当时直接“哦”,然后埋头吃饭,就结束了。
小白:这种经验更多是那种实操的,比如说你真的有参与过房产的买卖,还是说相应的一些知识点?
海程:更像是实操,对,我觉得,道理反正大家都懂。
各自被“真心错付”的经历
小白:总结来说就是“小太阳的故事”,具体经历文字稿里没有,快去听播客。
米索:总结来说就是“知识付费真香的故事”,具体经历文字稿里没有,快去听播客~
海程:总结来说就是“扔漂流瓶的故事”,具体经历文字稿里没有,快去听播客!
米索:我们接下来聊一下你们有没有被辜负过,或者说被错过?就一片真心,然后错付人的那种感觉~
小白:首先我认为这个错过是一个常态。错过是个中性词,就有些东西是必然会错过的,我也不会觉得我出于善意想去帮人,人家没有领情,然后就会怎么样。因为也许我不是适合他的贵人,他会在别的地方被点亮。但是我会看到一个现象,可能你发出了同样一个动作,两个人给了你不一样的反馈,然后就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说我的社群是在做精细化运营的,如果你跟我跟得比较久,然后你又给了我很多情报,我对你更加了解了,我自然会把你放在心上。比如说我看到一本很好的书,但是这个一定是经过我的专业判断,我不是胡乱推荐的,我认为这个东西对于现阶段你来讲是有帮助的,我可能会同时推给好几个我认为应该看看这本书的人。
我推书给你这件事情(可以认为我在发出一个动作),不同人的反应会很不一样,有人会礼貌性地说“好好好,谢谢”。然后一周之后你去问一下他,他并没有开始翻。
那本书并不难翻,它就是微信读书上可以翻的,这属于很快就能翻完了,而且一开始我就告诉他,这个东西你可以怎么去翻,哪些地方你可以先略过,就大概花多久时间可以翻完,但是你看,有些人他就不会行动。
那剩下一部分人,也许他会行动,但是在这一部分人里面又有差别。有的人看完了他也许会做笔记,然后会带着很明确的问题来找你,那个问题他未必是有很深刻的理解,他有可能看完根本就没有看懂,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解为什么你要我看这个,但是他还是看了,他们会主动来找到我问我看过了,然后我做了这些个笔记,但是我没有太理解你为什么要让我看。
因为他看过这个东西,我跟他就有了一个共同语言了,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很快的跟他有一个沟通。当然你的沟通肯定是用书里面的那些东西在跟他沟通,我说可能书里面章节123,它对应的是你的哪个问题,因为你看完了,所以这个时候我才会跟你沟通,因为你如果没有看这个东西,可能就我面对面要花一个小时才能跟你讲明白,我没这个空。
然后他就会觉得真的很有用,并且他会带着我的反馈继续去反思工作,也许一周之后他就会告诉我,你的推荐,还有你后面补充的解释,帮我理清楚了很多问题,还会发现我之前为什么在同样的一件事情上反复翻车,就解开他一个死疙瘩。
整个过程其实于我来讲,我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包括他的反馈的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快。但是也有人他就是看完了,就没有然后了。我大概是知道对于有些东西来讲,也许他看完他是每个人悟性不一样,也许他悟性是好的,他也许就会有一些改变。
但是说实在的,从我这边推出去的东西大部分都不会是这样。如果你没有给你信息的人一个明确的反馈的话,大概率这个事情后面会不了了之。看完之后当下就是一拍大腿,觉得真妙,然而并不会有任何正向的改变。
米索:你讲完我突然想做一件事情,可能路子又有点野了,但是我觉得是有必要的,是这样的,因为我也知道你现在有服务做MBTI的一个类似于coach的这样的一个工作,现在收费是多少钱?2000块钱一次是吧?
小白:对,还没有上。
米索:然后我突然想到,因为今天我去见客户的时候,发现我虽然能帮他们去做一些简单的成长,或者是包括去主要负责他们的开源,但是其实他们本人是很需要成长的,他可能对于一些性格测试等等,其实他可能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了解过。我突然想要帮他买一次你的服务,就是我付给你钱,然后让他来自己体验。
小白:为什么会触发到你的这个反应呢?
米索:因为你刚才说的那个故事,我觉得他给了我很重要的信息,就是说有时候贵人这个词,我们都觉得可能是偶然间的触发,或者说你的那些客户、粉丝,他们是主动找上你的。因为我们现在在谈“我们是不是被错过”,但突然我意识到说,其实我可以主动成为别人的贵人。
这个主动是不一样的。第一方面是我发现我自己成了别人的贵人,是我自愿了,但另一方面是我刚才说的案例,我打算主动的去帮到他们,然后做他们的贵人,甚至帮他把这笔费给付掉了,让他亲自来跟你必须对接一次,让他去体验。
那我觉得其实我可以交付给真正花钱给我的客户,毕竟他们已经在我这里付钱了,为什么我不帮他们一次呢,对吧?我觉得反正一方面我肯定不会白嫖你。越是好的关系,越不会白嫖。
小白:我刚才脑中就是突然想到一个比较浪漫的一个画面,你记不记得我之前有我画过一个我的生命画像,我画的是当下这个阶段的我,就感觉我是一个小太阳,应该去辐射更多小太阳。
我感觉我们自己都是一开始比较弱鸡,需要别的贵人来照亮,后来你慢慢地想成为别人的贵人,想成为别人的太阳,去照亮别人。然后刚才你的这个动作让我联想到,还有一种可能,我会发现有人需要被照亮,但好像我照亮不了他,那我就给他介绍别的太阳。
米索:我现在其实就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自身的能量可能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而且我也没有受过专业的体系化的培训,但我知道他当下是需要服务的,对,所以既然他那么信任我,然后他自己也是我的客户跟我跑了挺久的,那我我就干脆去帮他去买一次这样的服务,然后就让他不用承担这个费用就来找你了
海程:我刚刚想想,最好的方法是你出一半让客户出一半,或者让他哪怕出100也行。就是人永远对于免费的东西会有……(假如幸福是免费的,你会珍惜吗?)就像我之前帮我的用户去买了你的服务,当时我是全部出了钱,但我现在如果说再来一次,我就会要求是我出一半,对方也要出一半。
小白:
虽然跟这个话题无关,但是还是说有道理,因为本质上其实是要付出代价,因为这件事情会影响到对方的一个态度,然后我们知道这心态对结果是影响还蛮大的。
米索:我赞同,这倒是给我启发了。我刚谈完了我可以主动成为别人的贵人,我就谈一下我之前可能被辜负的那种错过,更多的可能是在亲密关系里或者是这种情况下,因为就像海程说的,人越是亲近,反而越会对于身边的资源会忽视,甚至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或者说你意识不到。
所以其实没有谁是无条件需要为对方付出的,愿意无条件的是真的是想要去帮到你。比如说我想我回溯了一下,我之前就是在亲密关系里,其实我似乎真的就永远是肩负着帮别人成长的角色,因为我谈男孩都比我小,很诡异。
反正我觉得至少在关系里,我会很看重他们的个人成长,可能我方式之前不太对,比较有强势的压迫感,但后来就渐渐的你也会发现说,其实本质上你可能真的改变了他的很多的思维想法。
比如说之前有一个交往过的男生,他是从来不会为知识付任何的费用,他觉得那些是骗钱的。他原本关于新媒体什么也不懂,现在他进了一家还挺大的知识付费新媒体公司,而且他经历了两次的转折,并且还拿到了不错的offer。也就是说他整个的人生轨迹从一个很抵触知识付费,从来没有为任何什么知识思维付过钱的一个人,就两年的时间,然后变成了直接进到一家知识付费的新媒体公司来工作。
如果他那个节点没有遇到我,我知道他会在怎么样的圈子。也不是说人家圈子不好,只能说是两个世界的,他们那个圈子更注重的是那些我们说的外在的东西,外在光鲜亮丽,所以他们是不吃什么所谓的知识付费那一套的,他们觉得这套东西很虚,没有这方面需求,把自己外在打扮得光鲜亮丽就ok了。你可以理解为那些比较喜欢玩潮牌什么之类的那种。
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只是说我无意中发现了之后,我就天呐,他怎么就转变得这么大,对,所以我还蛮意外。但是的确我是他人生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虽然我当然也没有去索取说,你应该怎么样,我是你贵人什么的。虽然我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毕竟没跟ex联系了),但是我后来能意识到我可能当初是别人的贵人,但当时他没有意识到。
海程:span>
因为我们现在在做业务,经常有人会问我问题,然后我会比较简单干脆的回答。但是我会有比较直觉的感觉,就是我大概知道这个人需要什么样的东西,然后就会随手把这东西攒给他。这种的话我没有统计过概率,可能实际的状况和小白遇到的状况差不多,可能大部分就是像个漂流瓶,写完字一样丢出去没信儿了。
但我有时候差不多一个月会有那么几次,就收到一些之前感觉一两年前寄出去的漂流瓶,游回来了。然后这个时候有的人可能翻了车,有的人就是上了岸,就还蛮有意思的。但确实有的人可能会被辜负吧。
对,因为有的人最后会回来会找到我,其实是因为当年漂流瓶里面的信,他看了以后没有这么做,然后他就翻车了。我之前的很多客户其实都是那种事后翻车型的,就是他们在一两年以后跟我说,你当年说的是对的。对,这种会有,因为真的就是那种被辜负,就是类似你主动去发出一个东西,我不知道可能是不是个人的人格问题,就是我自己非常主动去pitch的东西,一般能pitch下来,不太会被辜负。
小白:我能想到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两个面去讲。为了方便理解,姑且就把这个动作就叫做“提拔”好了,就是我们是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如果这个面积没有很大,我们自己是知道的,我们当然会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可以去做,然后以我们的能力达成的概率不会低。但是麻烦就在于说,通常你的一个善心或者是一个做法,你是要对一个面的人来做的,然后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就不可能顾及到整个面。所以这个没有办法,你不是千手观音。如果我是(千手观音)的话,我当然我也希望做到我对每个人都是用不一样的手法,都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然而不可能。
那就是从我们的这边来看,从接收方来看,其实也看他们对信息本身的一个解读能力,这一点我觉得恐怕也无解。有些人他能够正确的解读信息,或者至少他能意识到“我对这个信息的解读有可能是不太对的,也许给我提供信息的这个人,他跟我的思维的层面,他的视角面跟我是不一样的”,他有这样一个概念,他至少会主动发起一个反馈(不是单方面的接了说谢谢的这种反馈),哪怕他追问几句,“为什么你在这个时候推荐这个给我,我们到底看里面的什么东西?” 他哪怕多发这几个问,其实我也可以给到更多信息给到他,就是因为这种东西你肯定是要在对话里面去展开。你不问我也不知道你有这个问题,所以它其实是相互的,就是错过可能是一个最终的结果,但两边它都有一定的责任,只说这个责任它是不是解得开,我也不知道。
海程:就这么说,有点像小学数学追击问题,你走得快,然后就慢慢走等一下他,但他可能走得比你更慢,所以就追不上了。那也可能他开始追你,你撒开丫子地跑,也追不上。因为它不是个2D,它本身是个3D的世界,这时候可能大家你也走他也走,结果发现大家方向不一样,然后也没有凑上。
方法论:如何更好地识别贵人并抓住?
小白:其实我不太确定这是一个方法论,我更多认为是一个习惯。因为涉及到方法论这个东西,就总有一种攻略的感觉,好像你有一个攻略就百分百不会错过了,我觉得这个不现实,也不符合常识,就总有一些东西是会被错过的。
但我现在回想,就是我现在看我不会错过的一些事情,或是我因为偶然捕捉到一些机会,或者捕捉到一些对我来讲很重要的一个人,是因为我工作一段时间建立起来的习惯,就是我们的这种【空无一物】,这种空杯的心态,具体的表现是当外界的这个信息给到我的时候,首先我不会预设给出信息的人,他是抱有恶意的。因为揣测一个人的意图其实是很难的,然后通常在你段位很低的时候,你的猜测都会不准。而且人都有复杂性,他甚至可以善恶并存,你在这个方面去揣测这些没什么意思,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这个信息本身上面。作为一个空杯心态,也不是说你啥都听,但至少你要做到一个信息确认的过程。
我可以举个例子,我平常会经常会观察即刻上面的一些帖子,时不时就会看到一些明显是工作有些年头的人,他们可能只是表达,可能是带着一个善意想提醒一下后辈,或者别的因素,就会聊到一些有关职场对后辈的建议什么的。
也许人家就写得很随便,也许他那个表达本身没有那么的有技巧,有的口气可能会有点生硬,但是他观点本身就在我看来,我觉得是有可取的一个地方。你再去看下面的一些评论,就会看到很不一样的一个观感。
我的观察是在我有限的样本量里面,我的观察是稍微有一点点工作年头,比较有经验而且成长比较快的人,他们对待这些哪怕看起来稍微有点激烈的观点,他们会做的工作是确认。就是说,你说的这个点他到底是这个意思吗?是这样的一个场景吗?然后你是基于什么样的一个角度来谈论这样一个事儿?或者说它的一个应用场景是什么?大家其实第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是确认。
尤其是面对一个我的第一反应/本能感觉可能是一个不太舒服的观点的时候,我不是急着下判断,而是去做确认。工作经验不够,或你是在校的学生就比较容易出现“杠”的状况,是不是?而且在我们看来,如果你“杠”在点上其实就是“讨论”,我们之所以称为“杠”,其实在逻辑上你们讨论的根本就不是一件事。
两边的语气都很激烈,但是可能在第三方面看来,就明确知道,你们好像吵的根本不是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有建设意义的对话。当然同样的现象在知乎也很明显。
当然,如果你只是把网络的空间当成一个发泄的渠道,我也无所谓,但是我会倾向于认为人的所有的行为是会慢慢的影响你的脑结构,然后会影响到你的思维的习惯的。
所以我一向都有这样一个习惯,但一来是我本来性格如此,我不爱跟别人“杠”,二来也是因为刻意练习,我就在网上发表言论,我很少跟人产生情感上的冲突,因为没有意义。我即便不认同观点,更多是在经过确认之后,会围绕这个观点给出的不同意见,这是一个条件反射,先确认信息,确认我们在聊同样一个事儿,然后再围绕一个共识的观点去展开讨论。
米索:明白。我可以有一些不同的角度,因为在我的概念里,“贵人”本质上就是他们可能无条件地去付出,能够帮到你的一个人。 我在思考,我有时候可能是给别人帮助,但其实我在接受反馈的时候,我会觉得他们似乎也给我帮助了。并不是说你是对方的贵人,对方就不可能成为你的贵人了,我更喜欢用一种平行的结构去对待之间的角色。
更多的时候,我身边接触的朋友也好,或者是即便是我客户也好,虽然我们是有一些利益绑定关系,比如说他们购买我的服务等等,结束交易之后本质上其实也两清了,但有时候我也会发现对方可能看到一些觉得对我有用的信息,然后他就会发给我。其实我一看,我发现这个东西还真的对我有用,我还蛮感激的。这时候角色就变成他可能某种程度上是给我帮助的贵人,只是说他很轻,很多人会忽视那种突然给你的帮助。
小白刚刚提到的是【习惯】,我现在从【心态】上去说就是,放平自己,就是放低身段。那个放低不是说让你把自尊给压低,而是说你在面对很多人或者是很多事的时候,除了你要有一个习惯是空杯,然后你还要有个心态,我和对方可能就是一个平行的平等的状态。比如说我之前去便利店打工,我不会觉得说我自己是一个比人家高的状态。
就像我之前有写过一个帖子,我在711的时候,我在问店长这怎么搞之类的,其实他没必要告诉我这些,然后包括那些一起工作的part time店员,他们也没必要去给我提供一些帮助,但是他们可能就是知道你最近在留意这些东西,自己恰好知道,然后我就告诉你这些东西。
其实本质上来说,我觉得他们有某些程度上也是我的贵人,如果没有他们给我提供的一些情报,我可能后期也没有办法真的去把一些事情给做好,甚至搭建起来。这是心态。
小白:其实还蛮重要的,尤其是在工作以外。因为在工作内部因为利益纠葛的关系,同事未必会这么的就帮到你,但是在工作以外的场合,尤其在我就在线上的空间里面,把自己跟可能线上那边的不知道是谁,不是你先默认你们都是一样的人,可能还是个不太熟的朋友,就是带这样一个心态,尽量怀揣着善意去沟通。
米索:我觉得是必要的,我觉得姿态很重要。虽然有时候我语气非常霸道,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果真的有人比较正常地和我沟通,或者是就像你说的,我们都是抱着彼此平等的状态去沟通,而不是以一个“我最牛逼,你不如我”这样的心态去跟我沟通的话,其实我非常乐意去和这些人成为好朋友。所以我这边可能要补充的就是,放平的心态非常重要。
海程:我之前有观察到一个现象,我要一个东西的话,大概会在我有那个想法的10天半个月左右会收到一些反馈。我之前有个很迷的一个能力,我大概想要的那个东西,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方式我总能找到。关于这件事情,我想是因为我脑子里一直有一张地图,我会知道我在打什么样一个游戏,然后这个游戏需要什么能力,这些能力可能能被什么样的人找到。
并不是通过特别迷的类似宇宙力量那么玄乎的东西得到,而是往往通过朋友圈的方式,类似我会跟大家去提到我有这么一个需求。
举个例子,我一直我很清楚我自己之前不太会做的东西,比如像流量,然后比如像社群,比如像内容,比如像营销,包括法律(我法盲),然后融资等等都不是很会,反正就说大家对我的认知其实也就是啥都不会嘛。我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我要打的游戏需要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就能够开始去朋友推朋友,或者是说有一部分是我主动找,反正最后总能把这些人给攒到,然后去打这个游戏,对,我觉得这件事情就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能够很快去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我需要的贵人。
我自己脑子里面想象成像一个大草原上的部落,每个人是一个部落,就在草原上面大家你揍我揍你,然后这个时候我发现这个部落能去攒我需要的鸡蛋,我就会问朋友你有鸡蛋吗?
有的人可能就是直接把鸡蛋给我,有的人可能就说我得用你这边的大方白菜给我去换,然后这个时候我自己能够擅长识别的是那种手上不仅仅只能产单一的那种资源的人。他能产很多资源,比如你手上既有鸡蛋也有鸡,可能还有猪,也可能还有牛,而且你可能还会有自己的贸易网络,然后这个时候就在我看来就是说找到一个“结构洞”,这种我觉得是比较符合我对所谓贵人的定义。
我之前为什么强调一字之师?是因为我前段时间其实跟一个很好的朋友,然后我们当时聊了超过10个小时,我们就在很重点就在聊这个问题,大草原上做贸易,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跟他形成的关系不是很长,是因为他只能生产单一的货物,所以他只能跟你换鸡蛋,除了鸡蛋啥玩意都换不了。
但是这个时候如果说是像我们刚刚说的这种结构洞,就把它想象成一个能生产鸡蛋,也能生产牛奶、奶酪,啥都能生产,而且因为他的贸易网络甚至能换到远方的鱼、船之类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个时候我就会发现我 自己之前的训练会首先第一我知道我要什么样的东西,然后第二就是我能够去识别这些能够一次生产比较多资源的人。
其实我很多时候我脑子里面就相当于有两个东西,一张大的地图,另外一张相当于供应商地图。我自己其实维持的人际关系不如大家想的那么的多。我其实重点就会去维护我现在手上的这些关键的供应商,而供应商还有他们的供应商伙伴,这个时候整个贸易网络就会比较有效。
然后这个时候往往是首先你主动的,就是因为你缺这个东西,所以你跟大家说你要这个东西,就像我经常会自我暴露缺点,包括我自己的对外沟通就是啥都不会。但是我可能自我介绍之前都特别欠扁,就是啥都不会,但是我知道我要什么,然后我知道怎么样找到我需要的那个人,并且说服那个人来把这件事情给弄掉。
小白:其实海程说的过程中,我听到一个方法,然后是我准备自己拿去用的,而且有可能写到书里面的,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海程说的结构洞,其实就是对自己身边资源的一个盘点,既然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公司来处理,首先你得知道一个公司要正常运转,你要有几个部门,比如说你要有市场,你要有产品,你要有法务对吧?也是因为首先我知道有法务部门的成立,然后有了这样一个类似组织架构图的东西,然后我再往里面去填,有些东西我是有的,没有你当然要去获取,而且你只要对外主动单发信号。
像海程的我什么都不懂,我个人认为它是一个正面的信号,那就是我在求助,就是因为它还有一个潜在一个信号,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能力的话,我也有很强的能力,我很愿意跟你进行一个交换和合作。
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一个盘点,但前提是你得自己要知道,如果你这是一个王国或是一个公司,你整个的点阵是怎样的。你还要有意识的把你已经有的东西往里面填,做完这个盘点之后,才知道我哪些地方是要主动去找那种所谓的“贵人”的,还可能会发现原来某些地方有很多贵人,然而之前我一直都没有理会。
海程:你不如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公司,然后你就可以去想你自己做的是个啥生意,其实我觉得结合上一期我们讲自由职业者,如果你把自己看做一家公司,你其实会很快的发现你一套完整的业务逻辑里面一定会有ABCD诸多的缺陷。这个时候你就哪里不会补哪里,该找专家就找,该找“结构洞”就找,该发朋友圈就发,包括我之前给你推电商的朋友,是从知乎上搜过来的。
这么说吧,我认为一个人能会的东西很少,我也很清楚我真正能去换的东西就那么多,你们能用这个东西能够换一个桃子吗?其实换不了,对不对?就是这些东西交换能力是属于那种plus方向的,但我觉得每个人如果你要进行交换,要么你有一个特别硬的拳头产品,要么说他能够去交付一些相对比较成本比较优的。用亚当斯密的那套逻辑,就是说它生产玉米的效率没有你高,但是它反正能生产玉米,那也ok。
大概就这么一套逻辑,所有的人其实在我看来都有得换。你哪怕短期内没有什么技能拿得出手跟你想换的人换,举个例子你帮他剪音频、帮他翻译文本。
米索:这也是我想说的,你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我们如何不错过贵人。其实你可以找上贵人,让别人成为你的贵人。比如说像我们的音频,其实我对外释放的1个信号就是,我的确在剪辑音频的这件事情上花了大量的时间(4个小时),然后我上次转文字稿又花了4个小时,那么连在一起就是8个小时,而我现在的时间价值已经升到了1000块钱1个小时,也就是我损失了8千块钱。
但其实没想到我这个信号已经链接到了一个即刻的朋友,她那天加了我之后,大概过了两天给我发了非常长的一段话,第一方面是告诉我说,她可以帮我去做这件事情,并且她可能会做得更好。
然后也可以去帮我把时间给解放出来,那么与此同时,因为我的时间被释放出来,我可以去交换给她价值,就是说我本质上可以帮她解决一些困惑,对,因为她有需求。我觉得这点真的太棒了,我太感谢这位朋友了。
第二点她又提了我们整个播客,提了很多很宝贵的意见,我就觉得天呐,她真的好机智。我当时就发起了一个邀请,如果她在北京的话,我觉得我们4个人完全可以聚在一起,见个面然后吃顿饭什么的,完全都ok。所以她的这个行为是她主动来链接到我们的。
所以我觉得很多人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怎么样,其实你要真的识别一个贵人,你就去看他到底缺什么,或者说他当下处在哪个方向上。因为不是说大家觉得你很厉害,然后你就无所不能。比如说像海程他永远都在暴露弱点,也非常懂得如何向外界求助。这个能力太重要了,我发现你不能什么都自己来、自己干,否则你会把自己累死。
那么当你学会了如何向外界求助之后,其实不仅你得到了一些别人的价值,同时你也可以去把你更擅长的价值交换过去。换算思维。
小白: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有必要提醒提几个事情,不是所有的“贵人”都能够像海程这样做到信息那么透明。
所以在大家主动接触这种你想要接受这个人,然后是不是销售的过程中,一定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就是导致你好像信息石沉大海了,我觉得对这个事情你要抱着一个平常心,要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你不能因为说我担心我很认真地写这个,人家不鸟我,甚至人家可能会说我什么,让我觉得很没有面子,我就不做这个事情了。你不能因为你的付出有可能没有回报,你就不付出,这个是跟投资逻辑是一样的,投简历也是这个逻辑,你不能因为可能有极大的概率简历会被弃你就不投了。
海程:我觉得可能是很多人的预期,就是说其实预期的背后——只要他发,我就一定会回,并且拍拍手说你真棒。(怎么可能)你想想找工作也不带这样的。
小白:也许今天播客播了,我们三个人在微信会每天就会很多人来主动找你合作,显然你不可能都回。我甚至都不一定会都看,这没办法。
米索:信息处理是有限的,所以你如果真的想要去让别人成为你的贵人,第一,预期管理很重要,不要想着说就对方一定会回,你要带着一个平常心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第二,就是真诚也很重要,就是真诚加方法论。其实像那姑娘她发了很长的一串,虽然可能看起来会稍微有一点距离,但是我真的能感受到她的真心实意。
海程:就虽然逻辑不算特别的有序,但能感觉到还是用了心的。
米索:对,但是那姑娘其实真的是有链接到我们,因为没有人主动的发过这样的一个事情。然后包括其实我们也有向外界去发出一个求助~
其实我觉得只要你掌握了一个很好的换算思维,很多的事情他其实是能够帮到你的,你可以把别人发展成你的贵人,而不是想着贵人自己撞上来帮你。
海程:你就把你想像一个小岛,你就一直在上面写漂流瓶,然后往外丢。你写出的漂流瓶越多,你也收到漂流瓶的概率会越大。
小白:但是我今天听过一个案例,是一个朋友跟我讲的,在做这个事儿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技巧。漂流瓶这件事情,也还是不能太散,就像你的简历不能海投一样,因为你的精力是有限的,前提是你大概还是要知道你要的是谁,你要的是什么方向,然后在那些定向的一个地方,你要投入80%的精力。我觉得是“二八原则”。
海程:因为他如果没有地图,就很容易变成他想找一个人生导师,或者说就是找心理层面的爸爸妈妈,就是一个人帮你包办所有的事。
小白:他希望找一个全能的,但这个不存在的。
海程:对,像你爸爸妈妈都没有干成的事情,其他人怎么可能办成这个事,对不对?
总结:给大家提供3个实用小技巧
小白:我平常有一个习惯,我会刻意收集很多招聘信息,主要目的是看一下这些招聘hc上面写的工作要求是什么,设立的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有没有一些岗位是我之前不知道的。
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刚才海程说过的,你得去了解作为一家公司它的运作,它有哪些个部门,然后每个部门你们都在干嘛。当然,如果你有工作经历的话会很好,但即便你有工作经历,也有一些职能是你不知道的。
我在看这些的招聘信息的时候,会发现经常有新的岗位出来,会有出现一些你之前不知道的词,你之前还不知道原来这个事还是有人可以做的,你其实根本就不用学,因为有这个岗位就代表有人是可以做这件事情的。
我觉得这样的一个主动去收集信息的过程是很有帮助的,在“即刻”上有一个招聘的板块(圈子:招聘发布市场)。大家可以没事在里面翻一翻,倒不一定是识别到贵人,而是先帮你去理解你的结构洞,或者说你做一家公司,也可以通过看别人的招聘信息,从而知道你可能需要的岗位,它实际是长什么样子的。就是,要多看。
海程:我的小技巧就非常简单,就是你要适当地多听听你周围那些亲近的人能够给你的东西。因为我会发现,很多人其实会对新认识的朋友投入了过多的关注和热情,但是往往会忽略掉比较亲近的家人或者说老朋友。就像圣经里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先知在他自己的家乡是不会受到尊重的。
所以你要尝试去挖掘一下你周边身边的东西,可能会对你有惊喜。但凡你和我一样,之前是非常硬杠的话,挖掘过程也可以让你变得更加能够去接受到外界的一些信号,就是说能够去少踩一些坑,对不对~
米索:海程的意思,总结来说就是“珍惜眼前人”,就这么简单。
我最后再给个建议,大家如果想要很好地去识别贵人,其实可以反向操作,不要等着贵人来找你,更多地去主动链接贵人。也就是说,你们要学会主动地去提供一些价值,不管这个价值它是否能被得到回应,但是你至少要去主动去做这些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
希望我们的播客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收听,播客节目 『空无一物』
主播:
欢迎关注我们此外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同时我们也期待您的反馈,如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或者我们三个人的公众号给我们留言。
与此同时,也欢迎对我们进行打赏,打赏金额将被三人均分及播客制作投入。